發私密照遭勒索險被性侵 年齡最小受害者只有13歲

2022-12-26

(吉隆坡26日訊)大馬兒童性侵案有增加趨勢,且年齡最小的受害者只有13歲,甚至有受害者透過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結識男性朋友後,被對方誘騙至酒店性侵。

十五碑兒童保護協會(PPKK)主席賽夫哈米努扎曼接受《大都會日報》專訪時指出,該協會早前接獲消息,指一名年僅13歲的女童被比自己年長17歲的男子誘拐至酒店,所幸在酒店大堂遇到熟人才被救出,險些成為性侵案受害者。

賽夫哈米努扎曼指出,受害者回到住家後,向家人坦承是因為發送私密照片和視頻給對方後,才會被對方牽制。

「這是不法之徒用來欺騙未成年少女,令她們成為性侵案受害者的手段之一。」

賽夫哈米努扎曼表示,儘管受害者的私密照片和視頻沒有在網絡流傳,但無形中也造成少女和家人的心靈受創,感到尷尬和壓力,少女甚至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懊悔,出現割手腕自殘的情況。

他指出,該協會也曾接到一名14歲少女求助,指她在男友哀求下將自己的私密照片發送給對方欣賞,豈料男友竟將不雅照片分享給朋友,導致少女心靈受創試圖自殺。

「不僅是女性,如今就連很多男性也成為受害者。」

賽夫哈米努扎曼透露,男性受害者一般是在墜入愛情騙局,向對方發送私密照後,遭對方勒索;他說,該協會認為主要原因是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缺乏管制,進而引發出性犯罪,而11歲至18歲少女是最龐大的受害者。

他表示,日益增加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雖能帶來好處,但若遭到濫用將帶來嚴重後果,且性罪案的趨勢和以往不同,對該協會來說是一項挑戰。

「我們不能怪罪於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受害者會一般會認為談話是秘密和安全的,因此才會在不法之徒的唆使下,分享自己的私密照或視頻。」

此外,賽夫哈米努扎曼表示,警方在去年1月至6月共錄得1348宗涉及兒童的性犯罪案件,該協會從2021年至今,已處理了接近150 宗性犯罪案件,當時30起案件涉及兒童。

他希望這樣的案例,可以作為一個借鑑,讓公眾提高警惕一同打擊性罪案。

「其中還有數百宗案例因不想被公開,該協會只能透過非正式的方法提供援助。」

另一方面,賽夫哈米努扎曼表示,在網絡時代有99% 的好事可能發生,也有99% 的壞事會發生,一切結果取決於個人的應用方式,因此他鼓勵父母了解社交媒體應用程式的基本知識和功能,以便他們監控孩子的活動。

追蹤東方日報社交平台 Telegram_logo

追看熱門新聞資訊,請下載東方日報APP


相关文章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本地手足口症病例一周內每日平均達到61起
  • 野外奇趣學堂今日開幕 為兒童提供自然與動物主題教育
  • 泰國房東申訴 中國籍租客把屋子弄髒未付全額就搬走
  • 助考生通過考試 馬國駕駛培訓機構三人涉收賄面控
  • 涉審計署大樓坍塌 泰國法院向17人發逮捕令
  • 英國科學家展開海洋碳吸收試驗 讓海洋能重新吸收更多大氣中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