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改:取消中学分流,人才保底不封顶

2021-12-13     缘分     20064

另外,新加坡的中小学不用统一教材,老师上课依据的都是自己编写的讲义,这样子就更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教育内容和课程的改革上,近20年来新加坡也走过了几步。首先是1997年的时候,新加坡教育部提出“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教育改革的计划,改变原来的一考定终身的观念。为了和这个目标相衔接,当时学校减少了30%的课程教学内容,那么到了2005年的时候,新加坡教育部就发起了第二次教学改革,内容叫做“少教多学”,在这次改革当中,学校进一步削减了20%的课程,为学生积极独立的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那么我们这样看就在2000年前后新加坡中小学就减少了50%的课程,第一次30%、第二次20%,所以能够实行半天上课。

新加坡教改:取消中学分流,人才保底不封顶

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到2018年,新加坡教育部启动了第三轮的教育改革,这次的教育改革的目标叫做“为生活而学习”(Learn for Life),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加坡公民,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的新加坡公民,加强了品德与公民课程的改革,数字素养,了解亚洲的课程的教学。这里面我特别感兴趣,就是“了解亚洲”这门课程。因为他们认识到,东南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最活跃的地区,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构成了新加坡天然的腹地,而因此未来的新加坡公民,必须具有相关的知识,语言和文化技能,加强对亚洲事务的了解和参与,我觉得这个想法是非常具有前瞻性。

新加坡的高考作文

如何来评价新加坡的教学,我们可以从它的高考作文考试这是一个侧面来认识教学改革达到的程度,它高考作文包含了大概11个方面的题材,就包括经济、历史、政治、政府、国际关系、法律、哲学、媒体、科技、宗教、教育、艺术、生活和运动,一篇作文可以涵盖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主题,它提供可供选择的清单,

1.“从小说改编成的影片,电视剧或者歌舞剧是永远无法和原著媲美。”请讨论。

2. 考虑到钱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应不应该获准承办大型体育赛事?

3. 在现代科技的多大程度可以让一个人无需数学计算能力。

4. 分析 “给女性机会的平等,是一个人人渴望但不现实的目标。”

5. 分析这个观点:绝大多数自然灾害都是人类活动导致的。

6. 竞争是否总是好的?

7.“每个人都有观点,但不是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同等价值。”你怎么看?

这是举了一些新加坡高考作文的命题,那么我们看到的一个特点,它是非常宽泛的,涵盖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关键在于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考察的就是你的批判性思维,你的阅读或者阅历的广泛性,就是能不能对于这些复杂的问题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使我们看到了新加坡的教学的灵活性和这种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

新加坡教改:取消中学分流,人才保底不封顶

但是对新加坡的教育有些亲历其境的中国家长也是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北京的家长说,尽管新加坡的学业竞争非常激烈,分级制度非常残酷,但是好像比北京的小升初还是好多了,让他的小孩在那感到生活的很幸福;但是也有一个北京的家长说,他决定让小孩放弃新加坡的学习,回到中国,他觉得竞争的程度要比中国要残酷得多。

所以我想为什么这两个中国的家长有这样不同的评价,可能他们自己的目标不一样。

如果你确定的是前1%的目标,竞争肯定是比较残酷的;如果你确定的是前10%,或者前30%的升学目标可能就很轻松了。我想这个问题在中国也是同样存在的。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