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武吉巴督31街第373座組屋的雜菜飯攤位是本地最便宜的菜飯之一,兩菜一肉賣2.40元。為了維持價格,攤主去年讓出一半的店面,以緩解不斷上漲的租金壓力。
豪祥經濟菜飯攤主謝永福說:「我們這邊老人家比較多,所以我們要把價錢降低,可以回饋一下這邊老人區的顧客。薄利多銷雖然會少賺,但是還是可以維持。」
坐落在直落布蘭雅坡的這家小販攤,在疫情前一杯冰美祿只要1元,不過隨著供應鏈受阻,原料價格上升,攤主無奈兩度調高價錢。
新記華咖啡店攤主高亨說:「疫情之後是1.20元,慢慢再加到1.30元,因為它的成本上漲,所以我們也要提高。(顧客)覺得漲幅也不大,只是0.10元,他們就回來。」
最便宜的咖啡烏可在福昇食閣經營的三家咖啡店享用,一杯只要0.50元。
這名公眾說:「全新加坡都沒有了,最多就是0.80元、0.90元,它賣很久了,一路來是賣0.50元而已。」
另一名公眾表示:「老人家又有沒有賺錢,就來喝這邊便宜的咖啡烏。」
這名公眾說:「咖啡,早餐一定要有,我看今年(過後)沒有0.50元了。」
至於最昂貴的熟食店家,多數攤位來自商場食閣內。擁有大食代和福將坊食閣的麵包新語集團答覆《新傳媒新聞》詢問時說,全球食品和運營成本不斷上升,人力也面對難題,攤主因此需適當調整食物價格,以便在重重挑戰下繼續維持高品質。受訪市場專家表示,冷氣食閣的運營成本更高,會影響產品定價。
新躍社科大學市場學副教授關沖博士說:「它本身產品的定位略微高端一些。現在整個疫情對國際影響是越來越淡化了,尤其中國運輸鏈的恢復,我們可以期待的是這整個食品原材料價格的增長會放緩。」
不過專家也說,國際局勢仍不明朗,俄烏衝突會繼續影響小麥生產與運輸,對食物供應造成影響,推高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