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新加坡刚刚独立,李光耀的第一个新年献词——我们在大半个世纪后听了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2023-01-04     缘分     10528

第二是对内,创造利于产业高速发展的条件,意即建设健康、稳定和可知的政治环境。当我们的周围都让别人感到焦虑,营造沉着自信的氛围,是我们成功的秘诀。

我们相信一个国家的形成,不在于强迫人们都归属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信仰一种宗教。我们捍卫人民的权利,保留他们各自认为有价值的过去,使得我们的未来更加丰满充实。他们在家里以不同的语言沟通,以不同的形式祈祷,有不同的饮食习惯。这些并不妨碍他们,一起在这个互相包容,共求繁荣的社会里捍卫集体利益。

这是我们的所有。我们得让世界和我们的邻居清楚明了我们准备保留它,建设它。20年的动荡与骚乱,让我们更了解自己,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以谋求生存,知道我们必须做自己,必须做自己的主人。觉醒和激奋的人民不容易再受到压抑。人们将信任与希望托付于我们,我们不能辜负他们。

历史是个毫不留情、永无终止的进程,唯有那些有耐力、定力和自律的人,才更可能存活下来。”

英文献词也不长,点出新加坡内外的挑战,其实也带点豪情地确立了未来新加坡立国的大方向。

将近60年后听起来,一些新加坡人可能会觉得老总理似乎一曲走天涯,这个基调从他最初登台唱到他离世。但也正因为如此,红蚂蚁半个多世纪后仔细研读,发现精炼的语言中,李光耀其实把新加坡的愿景描绘了出来。

新加坡不像红蚂蚁这样可以费点力气,上演蚂蚁搬家,所处的位置新加坡是搬不走的。

新加坡缺乏资源,社会结构复杂,种族不单一,冷战时期,在不具备生存的情况下,成为一个华人居多又处在穆斯林国家之间的弹丸小国。因此,新加坡对外部环境的意识尤其强烈,就算是后来经济起飞,也总还是步步为营,强调居安思危。

这首“旧曲”的心态,并不是外国人,特别是来自大国的外国人所能理解的。

别人动不动就讥讽新加坡不过“鼻屎般大小”,拒绝看到就这点地方,要人均GDP超越7万美元,要凭“主持国政人物”多少智慧,怎样的“自我倚靠的精神,埋头苦干,往前挺进”。

现在,许多新加坡人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国家要惴惴不安。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素质,外部环境如何,好像跟他们也不是太有关系。

像新加坡这样不小心一跨步就踩入别人国门的小国家,内外不可偏废。而李光耀当年开国所言,想想似乎要用在目前的形势上,不无不可。

重温新加坡刚刚独立,李光耀的第一个新年献词——我们在大半个世纪后听了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来源:狮城新闻 www.shicheng.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