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2021-12-15     于晏     47240

到了新加坡有段时间的新移民和外国人,大概都会听说“大伯公”这个神祗。

就算没听说过大伯公,十有八九应该也听过去年初沸沸扬扬的“洛阳大伯公宫万民庆元宵”事件。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当时,正值春季期间,新加坡已出现境外输入病例。洛阳大伯公宫循例准备在2月7日举行元宵节前夕的“万民善信庆元宵”晚会,但许多网友在网上发起联名倡议,要求停止这类大型活动。后来,活动继续举办,但采取多种安全措施。

不要误会,洛阳大伯公宫不在河南,而是在新加坡东北部一个叫Loyang的地方,寺庙取名则音译为“洛阳”。

洛阳大伯公宫香火鼎盛,它一个广为人们所称道的义举是,曾向慈善机构捐出20辆救护车,总价超过100万新币。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图源:《狮城道教》)

这是后话。我们还是回到今天的主题——大伯公。

大伯公这个神祗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相当普遍,是福德正神的俗称,形象与《西游记》中对土地公公的描写基本一致,但是,由于祂兼具财神的神格,故此身形微胖,带有福相,持有物品主要是元宝、银锭、拐杖或如意,头戴丞相帽或员外帽。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大伯公可能是最早的民间信仰神祗。祂既是家庭的保护神,也是社区保护神。

在新马一带,只要是信奉道教或民间信仰的家庭,几乎都供奉大伯公神像或神位;各处坟山和大型坟墓更得要有大伯公坐镇。神庙、公司、单位里供奉大伯公的也很多。通常向大伯公祈求的不外出入平安、祈福、求财三项。

新加坡崇祀大伯公的庙宇很多,且不论大伯公作为配祀神明的,仅仅是主祀大伯公的庙宇就不下二十多所,比较有名的包括客属八邑福德祠(俗称“望海大伯公庙”)、梧槽大伯公庙、福德堂(龟屿大伯公庙)、洛阳大伯公宫、芽笼联合宫等。

根据学者的研究,在莱佛士到来之前,新加坡已有华人居住,并从事甘蜜的种植。种植业依赖土地,对于属于地祇的福德正神的崇拜是自然的。

1981年,人们在顺天宫旧址神殿后,发现一块立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重建顺天宫碑记》石碑,明确地指出顺天宫建于嘉庆、道光之际。这一年应该是1820年或1821年。假如根据先有神位崇拜,再建庙奉祀的过程,这即是说,不晚于莱佛士1819年开埠,新加坡岛上的华人已经供奉福德正神。

记得疫情初期轰动一时的“万民庆元宵”吗?“大伯公”居然与介子推有关?

客属八邑福德祠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于咸丰十一年(1860年)重修。也有学者考证它创于1819年。之所以俗称“望海大伯公庙”,是因为当年庙宇靠海而建,今因大量填土而不见当年海景。顾名思义,客属八邑福德祠由客家籍贯人士所建,由应和公司(后改为应和会馆)、丰永大公司(后改为丰永大会馆)与客家籍贯族人资助,并由两会馆共同管理。

上述洛阳大伯公宫历史则没那么悠久。它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一些渔人在罗央大道(Loyang Avenue)附近的海滩找到几尊道教、佛教及兴都教的神像,于是便建起一间简陋的木屋加以祀奉,后来毁于1996年的一场大火。经过几年的筹款与建设,2000年新庙落成,取名为洛阳大伯公宫。2007年再次搬迁,迁入现址。洛阳大伯公宫主祀大伯公,配祀的神灵很有特色,除了常见的周仓将军、观音佛祖、齐天大圣、武判官、文判官、包公大人等之外,还有印度象神迦尼萨(Lord Ganesha)和结合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民间信仰的拿督公。

大地是人类生活的场域,以广博久远承载天地万物。中国原本以农立国,重视土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时期,人们由于各种需要,而崇奉土地神明,形成多元、复杂的土地神明系统。

福德正神并不是唯一的土地神。祂是土地神的一种;我们观察到,人们在家里拜伯公,供奉的是福德正神;人们祈求伯公保佑,没有说土地神保佑。在神龛下面或是门外还另外设有土地公神位。这就说明了福德正神作为家庭的保护神,和土地公是有分别的。

在新加坡还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土地神明奉拜:神桌下的土地公、门外的土地公、守墓土地公(厚土、福神)等等。建筑商在建屋、破土时也祭拜土地公。

福德正神属于地祇,是土地神明的一种。人们习惯尊称福德正神为“大伯公”或“伯公”,以致不少人以为伯公即是福德正神,福德正神即是伯公,其实不然。

实际上,“伯公”是对尊神的泛称,不是对福德正神的专称。同样尊称为“伯公”的,还有感天大帝。

感天大帝也尊称为“伯公”

现在来说说感天大帝。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