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2023-01-14     缘分     12426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在日韩对中国游客实行歧视性入境措施的同时,有个国家却明确表态“不对中国旅客入境设限”,这个国家的卫生部长在国会上用了三个“反问句”来解释为什么这么做:

1-如果要求中国旅客必须进行检测,是不是也要对其他地区进行同样的检测?

2-如某地出现感染高峰就要求进行检测,会不会导致国际惯例诞生?

3-如本国遭遇新一轮疫情,其他地方又会如何对待我们?

这个国家就是新加坡!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中国人对新加坡并不陌生,各类影视剧也经常出现与新加坡有关的镜头和内容,曾经的“新马泰三国游”更是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游客,最热门的新加坡参观景点有鱼尾狮公园、圣淘沙岛、环球影城、金沙赌场等等。

但对于我来说,新加坡最具吸引力的并不是热门景点,而是有趣的新加坡人:非常特殊的民族构造,以及融化而来的既熟悉、又颇具市井气息的生活文化。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先说新加坡民族构造,目前最新数据出自2020年,中国移民及后裔(或称华人)占比74.3%,超过三百万;马来人13.5%,约54.5万人;印度人9%,约36.2万人;其余由菲律宾、白人、阿拉伯人、缅甸人、泰国人等民族构成,共13万人。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这些华人中,以福建话为母语的群体超过三分之一,潮州、粤语、客家话等使用频率也很高,其中的“henghua”就是兴化话(又称莆仙话),是指原籍福建兴化府(现莆田、仙游)、使用闽语支系莆仙方言的中国移民。

如果把兴化话和福州话等福建方言都纳为福建移民的话,那入籍新加坡的福建人大约在160万左右,占比新加坡总人口接近三分之一。

难能可贵的是至今仍在坚持使用母语,哪怕新生儿也会送到语言班专门学习母语。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庞大的民族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加坡的人文与生活习俗,也可以概略地说:新加坡文化就是中国文化,比如新加坡政府主打的民族街--牛车水,新加坡人去牛车水是为了购物,只要进入新加坡的中国商品,都能在这里找到。

牛车水附近就是宝塔街和西米街,是纸扇、油伞、对联、丝绸、书画等中华文化产品的集中地,也是外国游客最喜欢休闲购物的地方。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到了晚上,这片区域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民间独有的大排档,从极具地方特色的各类粿条粉丝到各种蒸煮煎炒油炸的佳肴,以及中国人情有独钟的各式卤味、火锅等等美食,几乎应有尽有。

除了民族构造,新加坡另一大特色是组屋(组合排列的房屋,并不是祖上传下来的“祖屋”)。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有趣的新加坡人:85%住组屋吃食堂,三分之一说福建方言

组屋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时的新加坡刚刚脱离英国殖民,拥有住房的国民不足10%,时任总理李光耀筹备七年建成第一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只要每月收入低于1500新元的新加坡人都可以申请,到了90年代,申请标准逐渐放宽到月收入3500新元以下皆可。

具体租金视收入水平和组屋面积浮动,简单说就是“收入越低的人,租金越便宜”,目前已知的最低租金是一户印度移民,月收入低于800新元,每月仅需交纳26新元租金(一室半厅,又称一房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