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久了,总会被问到,你们不闷吗?
最近芝麻放假,可我家每天出门的只有晨练的老公
这几个月,保守抗疫的我过着日复一日宅家的生活,每天有重复的部分,却也有不少特别的时刻,常常觉得时光匆匆溜走。
1
今天有“时间过得真快”的感慨,先是在画完画于签名处写日期的时候。
芝麻把素描纸从她的本子上撕下来的时候破了
就剪成了这样一块给我画画
之前12岁以下孩子不能出门上兴趣班的时候,我跟着芝麻上了画画网课,一起画了《功夫熊猫》里师傅的头。
从左至右分别是网课老师、芝麻和我在那节课画的
芝麻边画边问:这是什么动物?红熊猫吗?
我:只知道还有一种动物叫小熊猫,不是大熊猫小时候,而是另一种动物。
芝麻:我说的就是另一种动物,长得很像Racoon。
我:是长得有点像浣熊。
结果回头一查,果然小熊猫也叫Red Panda。
一直觉得那天似乎就在三五天前,今天一写日期,才发现已经又过了20天。
2
这20天来,我的心态也有在慢慢变化的。
新加坡从“清零”迈向“共存”已然明了,听说朋友得了(新)冠(疾)病或是成了密(切)接(触者),第一次心惊,第二次已经能淡定安慰给建议了。
所以昨天的新闻出来,我只是略欣慰新加坡政府第一次决定延长目前的安全措施。
但年底放假以后,学校就基本没责任了,感觉其实是更需要家长注意,如若带娃外出,更要谨慎不扎堆、戴好口罩勤洗手。
3
今天早上找芝麻一起把小熊猫师傅的身体给画上的时候,她是不太情愿的:“这张我画的不好,再继续画也不会多好。”
芝麻更喜欢我俩一起画的鹤师傅
“但是我愿意陪你。”她说。
这句话简直是天籁啊。
我们对照着原图,边画边聊。
一开始她还认真问我,为什么说要(把我们原先直接在图纸正中画的脑袋)画出歪头效果,就要把地面往右上方斜。
后来我边琢磨边分享著怎么画那块有褶的绿布时,她已经放弃:“我就这样随便彩了,先在你旁边做题,等你。”
等我说“我觉得袖子黄色这里还要加点灰”时,她已经更直接地说:“我懒得加了,就那样了。”
我也不强求她,因为她能让我在画画时还播放我爱的歌单,听我跟着哼唱,这段时光已经太美好。
老公还在一旁笑:“芝麻,妈妈这些歌都二十年前的了,你以后也可以和你的孩子说,这是外婆年代的歌。”
我俩那时候正一起开心跟唱《稻香》,我立马不服气查了:明明是13年前的歌而已。
4
但今天开的包裹却真是让我感慨年华流逝。
那天在网购书的时候看到这本封面就很亲切,一家三口的“煮”妇生活,很适合疫情后基本天天下厨的我。
定睛一看,居然是高木直子。
高木直子啊,我买过她的《一个人住第5年》,那真的是近20年前的事了。
她不是个小少女吗?也结婚生子了。但一想,我自己也是啊。
忽然满脑满心地就回到了和爸妈同住的年岁。
所以下文绿字引用毛不易《平凡的一天》的歌词时,我删掉了“没牵挂”。
我有牵挂。
过好一家三口的小日子,也牵挂着国内的家人们。
日落之前斜阳融在小河里
逛了黄昏市场收获很满意
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在等你
见面有聊不完的话题
不追不赶慢慢走回家
就这样虚度著年华
只有晚风轻拂著脸颊
5
我现在的确经常做饭。
总觉得“洗手作羹汤”说起来就像“红豆熬的汤”一样温暖而美好。
其中“小火慢炖”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一个步骤,却每每觉得是时间的馈赠和对耐心的褒奖。
昨晚喝汤的时候和弟弟视频,他看着也喊家里:好久没喝猪肚汤了,改天我们也做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