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物
他因参与戊戌变法被通缉,事后却带领1000多人在东南亚建了一座”中国城“!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叫福州。而在马来西亚,也有着一座城市诗巫,被称为“新福州”。
在这里的30万人口中,11万是华人,占据整个城市人口的40%。这40%的人口,却支撑起了诗巫全部的商业贸易!而且在诗巫的大街小巷,遍布著中文字迹,中华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生活在诗巫的人们,说着闽南语、看闽剧、听福州评话、过福州传统节日。农历新年,也会高挂红灯笼和红布条,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新年团拜等等活动。婚丧喜庆、饮食、服饰等生活习惯,也一如中国福州。
为什么在马来西亚,却有着如此中国化的一个城市呢?这都要从100多年前的一个华人说起!
祖辈世代务农家境贫寒,
少年半耕半读
28岁中秀才、45岁中举人
18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前,黄乃裳出生在福州市闽清县六都湖峰村,他的父母祖辈世代务农,家境贫寒。
古人云:三代之积,供一书生。从黄乃裳祖辈开始,就开始为后代攒钱读书,但在那个年代,能让一家人饿不死就已经很难了,更别说攒钱了。一直到黄乃裳出生,露出灵光的脑袋,才将家中数代人想要出一个读书人愿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即便如此,黄乃裳少年时也需半耕半读,来供养一家人生活。
黄乃裳17岁时,有洋人来中国传教,黄乃裳在和传教士的探讨中逐渐产生了信仰,就此皈依了基督教,开始学习英文。
28岁的黄乃裳以第二名中了秀才,直到45岁才中了举人。
以清朝为例,平均每年550多人中举,换算到省份,每个省就有约30多人!很多县好多年都不一定能出一个举人。可想而知当初举人的地位
这么来说,以《范进中举》为例。
放到现在,就是一夜暴富,从54岁的矮矬穷,突然就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这个没有),走上人生巅峰!
中举的黄乃裳,在当时就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在当地名声赫赫。
弟弟与致远舰在中日战争牺牲,
黄乃裳参与戊戌变法
创办福州第一报纸《福报》
黄乃裳中举,是189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这一年!
他的三弟,黄乃模,作为致远舰副管带,和舰长邓世昌以及全舰250多名兄弟壮烈殉国。
亲兄弟的去世、清廷的腐败无能,给了黄乃裳很大的打击。
学文救不了中国!黄乃裳前往北京,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六君子,并参与了公车上书运动。1896年在福州创办了福建最早的报纸《福报》,鼓吹维新。
《福报》
仅仅维持了103天的戊戌变法,就因顽固派的强烈抵制,以失败告终。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等人被杀,黄乃裳也遭到通缉。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国内变法失败的黄乃裳,将眼睛放到了海外。
为了逃避清廷的专制统治,也为了给穷困的同胞开辟新的生活方式,黄乃裳决定下南洋探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