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房地产政策调控丢下“震撼弹”后,地产投资还有哪些“低税率”选择

2021-12-18     缘分     16087

新加坡房地产政策调控丢下“震撼弹”后,地产投资还有哪些“低税率”选择

新加坡房地产政策调控丢下“震撼弹”后,地产投资还有哪些“低税率”选择

在2021年仅剩半个月的时刻——12月15日晚,新加坡财政部、国家发展部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联合公告,推出了三大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措施,同时新加坡政府还提出增加公共和私人房屋供应的具体目标。

这一系列的政策调控,目的在于应对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的热络需求,致力于构建一个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房地产市场。

三大调控措施即刻生效

新加坡房地产政策调控丢下“震撼弹”后,地产投资还有哪些“低税率”选择

三大调控政策“靴子落地”,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当前火爆的新加坡房地产市场已引起新加坡政府的密切关注:

2020年,新加坡私宅售价整体上涨1.4%,总交易量增长18.1%。

2021年上半年,新加坡私人住宅整体价格上涨4.3%,售出住宅6459间,是2013年以来销售量最高的半年。

三大调控政策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避免房地产市场过热发展,脱离新加坡整体经济的发展步伐,具体政策调控涉及额外买家印花税(ABSD)调高、收紧总偿债比例(TDSR)和调低建屋发展局组屋房贷的贷款与估值比率(LTV)

额外买家印花税(ABSD)调高

从即日起,购买住宅房产的额外买家印花税(ABSD)调高5至10个百分点。

其中购买第二套房产的新加坡公民买家须支付的ABSD从12%调高至17%,永久居民购买第二套房的ABSD从15%调高至25%。外国买家须支付的ABSD从20%一律调高至30%。至于企业须支付的ABSD则从25%调高至35%。

新加坡房地产政策调控丢下“震撼弹”后,地产投资还有哪些“低税率”选择

收紧总偿债比例(TDSR)

政府规定每月的贷款偿债率从原本不可超过收入的60%,收紧至收入的55%。

调低建屋发展局组屋

房贷的贷款与估值比率(LTV)

政府也调低了建屋发展局组屋房贷的贷款与估值比率(Loan- to-Valuation,简称LTV),从90%减少到85%。不过通过金融机构的组屋房贷LTV仍维持在75%。

新加坡私宅购置的形势变化

新加坡房地产政策调控丢下“震撼弹”后,地产投资还有哪些“低税率”选择

2021年12月16日,在第一轮政策调控公布后,新加坡政府又公布了加大组屋供应的新政策。建屋发展局计划在2022~2023年每年推出2.3万个预售单位,这比2021的1.7万个预售单位高出35%。

但疫情以来的私人住宅领域,土地成本上涨,由于建筑行业人力短缺、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所推动的建筑成本上涨,导致当下整体私人住宅市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供不应求现象。

而短期内,适宜居家办公和改善居家条件的需求仍然客观存在,人们还是会追求更大面积、更舒适的环境和更开放的空间。

因此新加坡政府的果断调控,以及较大幅度的税率等变化,将影响的是新加坡房地产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

一方面,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第一套刚需住宅受影响较小,但对于购买更多住宅或外籍人士购买住宅所产生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锁定新加坡商业地产的

“性价比”项目

新加坡房地产政策调控丢下“震撼弹”后,地产投资还有哪些“低税率”选择

新加坡购置私人住宅成本增长的同时,另一类新加坡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性价比”却更加突出——商业地产领域,也就是通常说的“办公楼”。

目前,购置新加坡商业地产只需支付(地产价格3%-5400新元)的买家印花税(BSD),以及7%的消费税(GST),而无需支付额外买家印花税。对于外国个人和公司而言,购置成本直接降低了23~28%,但购置门槛却并不一定会明显提高。

以远东机构旗下位于兀兰地区的

Woods Square(兀兰中心)为例:

新加坡房地产政策调控丢下“震撼弹”后,地产投资还有哪些“低税率”选择

* 实景拍摄电脑修饰图

仅供参考,非举例所述单位

Woods Square(兀兰中心) Tower 1(第一大楼)的 #07-71单位,拥有约52平方米(560平方英尺)的面积,原售价为558.18万元人民币(119.58万新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