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孩子的壓歲錢別「沒收」,培養理財意識的好時機來了~

2023-02-02

親子專欄

孩子的壓歲錢怎麼花,家長該干涉嗎?怎麼干涉?

一年一度的春節剛過,正是孩子們收到壓歲錢正開心的時候,也是家長最糾結的時候,雖然明知道每年都幫孩子保管壓歲錢不是個辦法,但是想到把錢交到孩子手裡,孩子們肆意揮霍,買一堆零食和玩具,就血壓飆升?

那有沒有什麼兩全其美的方法,讓孩子們借著支配壓歲錢順便趁這個機會好好培養財商孩子的財商~

以壓歲錢為契機

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

家長可以以壓歲錢為契機,對孩子進行財商啟蒙教育。

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證明,孩子在3歲時就可以理解基本的金錢概念, 孩子7歲的時候,金錢觀基本形成。

孩子3-7歲這個重要階段,要好好利用。首先,幫助孩子做好積蓄合理分割,其次,培養孩子的良好金錢觀念。

所謂的合理分割積蓄,可以引導孩子50%用於錢生錢的錢,40%用於實現夢想的錢,10%用於日用零花錢。

具體做法可以先帶孩子去銀行辦理自己的專屬銀行帳戶,定期陪孩子存入一定金額,培養孩子從小儲蓄的習慣。

讓孩子列出自己的願望清單,讓孩子通過自己長時間的積攢來實現願望,孩子們又能合理消費,孩子的願望也能實現。

另外記住留出來給孩子的日常零花錢, 雖然孩子可以自由支配,如果因為孩子肆意揮霍花完了,家長也要守住底線不能再給孩子額外增加。

讓孩子參與家庭支出

擁有主人翁意識

直接將孩子的壓歲錢扣留不是一個好的方式,但是讓他們在參與家庭的開支中,增強主人翁意識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把屬於孩子的錢,放在屬於他們自己的帳戶里,錢放在銀行里,拿出來用的時候,就是一個溝通、管理或者指導的過程,這些錢可以用於孩子的日常開銷,比如孩子的特長班可以用這筆錢繳費。

也要讓孩子參與到家庭日常管理中,家裡的規劃、旅行或者買大件的電器都可以讓孩子參與和付出,就能很好地培養主人翁意識。

讓孩子理解

「需要」和「想要」的區別

作為家長我們要儘早讓孩子明白,需要和想要的區別。

我們帶孩子逛超市的時候,要跟孩子解釋物品的「價值」。告訴孩子什麼是生活必需品。

然後指指孩子 喜歡的玩具、零食、飲料、垃圾食品等,跟孩子聊聊哪個東西更重要,解釋為什麼。要給孩子分析,不同的選擇利弊是什麼。不要因為孩子小,就忽略這些教育。 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理解金錢和消費……

總結

通心粉們,你們都是怎麼幫助孩子支配壓歲錢的呢?有什麼好的方式,戳「留言」跟大家分享吧!

THE END

親子專欄· 精選

點擊以下連結,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遛娃 |

家教 | !

健康 |

玩樂 |

好物|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1458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43 新幣

(*截稿前更新)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新加坡政要齊發祝福!為什麼東南亞國家都在過節?
  • 三名男子涉嫌參與洗錢犯罪組織 周二被控上庭
  • 本田預虧六成 日產現25年最大虧損
  • 黃永宏:我國扮演中間人角色 無法左右大國決策但可誠實反饋
  • 女神卡卡星期天開唱掀時尚熱潮 閃亮前衛服飾需求增加四成
  • 應對近期冠病病例增加 本地一些企業已採取額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