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占比74%的新加坡,为何汉语快要“绝境”,英语却能成为国语

2021-12-19     缘分     23709

英语作为新加坡官方语言的原因

那为什么李光耀一定要将英文定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呢?

这里就要涉及到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当时刚独立的状态。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东南亚的中心位置,在马来半岛的最南端,与北边的马来西亚仅隔一条柔佛海峡,南边是新加坡海峡,从海上交通上来看,新加坡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中,也是欧亚大陆海上的交通必经之地,新加坡现如今的国土面积大约在719万平方国米左右。

华人占比74%的新加坡,为何汉语快要“绝境”,英语却能成为国语

新加坡

而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经济状态呢?

当时的新加坡总面积才五百多万平方米,连淡水都无法自给自足,更别说粮食。矿产等其他资源了。

所以新加坡独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保住自身的前提下来发展经济,不然随时都有“灭国之灾”,李光耀当时也就是凭借着新加坡本身优越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他一些因素才决定将英文作为新加坡的第一语音及官方语言。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当时的新加坡当时新加坡环顾四周除了占据七成的华人之外,剩余的全部都是其他种族的国家,北部是马来西亚,南部是印度尼西亚,而当时新加坡国内也有大量的印度人和马来人。

如果强行将华语作为新加坡的国语的话,会引起新加坡当地的印度人和马来人排斥,也很有可能因为这个语言问题产生种族歧视,影响到新加坡内部的和谐与安稳,对国家和国民安全都存在相当大的隐患。

华人占比74%的新加坡,为何汉语快要“绝境”,英语却能成为国语

其次就是新加坡所处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航运的中心,前文中提到了新加坡是欧亚大陆海上交通的“咽喉”。

新加坡也正是靠着转口贸易发展经济,这就意味着每天都会有来自各国的贸易商经过马六甲海峡,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英语是国际公认的语言,交流起来更加便捷。

华人占比74%的新加坡,为何汉语快要“绝境”,英语却能成为国语

这一点也和新加坡常年是英国的殖民地存在很大关系,李光耀曾举过例子,就比如越南,越南当时是是被法国统治,那如果越南要做国外贸易的话,首先要舍弃法语,再学习英语,是非常艰难的,毕竟语言确实是很难进行改变的。

最后一点是,新加坡想在保住国家又要发展经济的情况下,需要适当地增加“保护屏障”,而英国作为新加坡的前统治者,英国也是说英语,另外还有一个大国,那就是美国,也是直接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看得出美国当时也十分看重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所以通过地理位置、政治及经济发展这几个方面,才让李光耀将英文作为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和第一语言。

新加坡的国语

那既然华语不能作为第一语言和官方语言,是否将华语定为新加坡的国语呢?

并没有,新加坡的国语为马来语,那现在经济问题已经被英文作为了新加坡的第一语言所解决,那为何不使用华语为新加坡国语呢?

最简明的一点,就是前文中提到的要维护新加坡内部的和谐与平衡,虽然新加坡的华人比例占据了74%,但这就意味着还是存在26%的马来人、印度人等其他种族。

当时新加坡可以说是“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而李光耀在一次采访中也表示其实并不希望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但由于前文中提到的两地政治策略的差异,只能宣布独立,而且许多西方国家为了一些其他利益因素也十分支持新加坡能独立出来,大家试想一下一个完全没有宗教背景且面积当时只有五百多万平方米,但却手握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莫大的挑战。

而李光耀之所以将马来语作为国语,是想让马来西亚知道新加坡依旧是向着马来西亚的。

第二点就是华语的难度太大和华语的学习成本实在是太高。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最难学的十大语言排行,中国的汉语是第一名。

我们先来说说汉语的难度有多大,就拿汉语和英语作对比,汉语的“ta”的读音就能代表“他”“她”“它”,但在英语中则只需要用的“he”代表“他”,“she”代表“她”,“it”代表“它”。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中国文字的多元性。

华人占比74%的新加坡,为何汉语快要“绝境”,英语却能成为国语

中国汉字

还有汉语的一词多义,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词语有多重意思,比如“水分”这个词语,表面意思就是物体所含水分,而比喻意思就为某种情况中夹杂了不真实的成分;又比如成语“瞻前顾后”,作为褒义词是指做事思考周密,而作为贬义词就是形容一个人的顾虑太多十分犹豫。

英文中虽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相对于其他语言,汉语字面意思之后的弦外之音可叫人难以琢磨。

再一个就是华语的声调问题,我们知道我们普通话中是四声调,像粤语是九声调。而对比起英语只有重音的区分。更叫人头疼的是,华语中的同一个字但是声调不同,也会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虎”,“老虎”这个词中的虎就读第二声,而“马虎”中的虎就读第一声。

由此可见汉语的学习是有多困难。

华人占比74%的新加坡,为何汉语快要“绝境”,英语却能成为国语

李光耀自己是会汉语的,但是却不精通,他到了32岁时才开始学习中文,也觉得有些吃力,那站在他李光耀自身的角度,都觉得学习华语十分困难,那那些马来人和印度人学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