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为占据七成华人的东南亚国家,也没有完全放弃华语,早在19世纪末当时有许多中国福建广东以及海南省的平民涌入新加坡,而他们大多数人都使用方言,导致新加坡的双语政策难以成功实施。
推崇华语
1979年9月,李光耀在新加坡推崇“讲华语运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华语能取代方言,成为华人群众的通用语言。
在开幕礼致辞上,李光耀表示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广讲华语运动,所有的政府医院及政府部门相关工作者都必须要讲华语,还效仿中国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当时中国与新加坡的简体字差异大概只有十几个汉字是不相同的。但在1976年以后,新加坡为了能够更好的与中国交流和商业洽谈,完全采用了中国的标准化简体字。
在我看来新加坡是面对这一方言问题,肯定是不能逃避或者是放纵方言泛滥现象的,李光耀也是及时作出决定,而李光耀自己在开幕会上也提出了如果继续使用方言会导致新加坡出现新加坡式福建话,但是其中肯定也存在弊端,像讲方言的群众,大多数都是老人,采取这样强硬的措施直接将方言从他们的生活中剥去也是十分难受的。
在2009年11月17日新加坡的华文教研中心开幕会上,李光耀自己表示一开始将学校的华语课程减少,是十分错误的决定,也是十分冒险的举动,也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付出了代价,而现在我们要走的路就是通过各类途径,不管是话剧也好还是互联网等任何可行方式来引起学生对华语的兴趣。
结语
现在的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一共有四种,那就是英语、马来语、国语及泰米尔语。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由一开始的508 km²扩张到 724.4km²,根据2018年的经济数据来看,新加坡的额经济发展速度的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3.2%,而生产总值高达3610亿美元,新加坡也成为了全球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不管是工业服务业还是旅游业等,都在高速发展。
客观来说,这些卓越成绩绝对离不开李光耀对于新加坡的管理,李光耀之所以将英文作为新加坡的第一语言也是为了新加坡的自身发展而决定的,但在之后实行双语政策的同时,推崇华语,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也确实断送了华文教育在新加坡的发展。
回顾历史,华文的主流本来是应该在新加坡盛行的,但由于各方面的政治原因,李光耀选择了英语为官方语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确实相对落后,但在十几年以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也与世界接轨。
可能李光耀自己本身也未曾想到中国会发展得如此迅速。
但不管怎么样,新加坡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卓越成绩离不开李光耀,而中国的发展迅速也离不开党的正确指引与中国人民的奋力拚搏。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我们也应该担负起使命,助力我国语言的流行与通用程度,提高其传播性,让全世界人民感受汉语的语言魅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