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冠病疫情日益平缓及经济逐渐复苏,2022年以来有更多客工到新加坡工作,造成客工宿舍床位紧张。市区重建局因此允许在大士、乌美、圣诺哥等13个指定工业区建造临时宿舍,并允许现有宿舍增加住宿人数,以便在短中期内增加床位供应。
市区重建局放宽限制,允许全岛13个指定工业区,可建临时宿舍及增加现有宿舍住宿人数。图为加基武吉工业区。(张思庆摄)
根据市区重建局上星期发出的通告,在更多客工专用宿舍建好之前,为了提供更多客工住处,当局暂时修改2016年禁止在16个指定工业区建临时宿舍的准则。新准则除了允许在指定工业区增建临时宿舍,符合条件的客工宿舍也可增加住宿人数。
13个指定工业区皆离住宅区较远,分别在樟宜南2道及3道、国际路、加基武吉、乐洋、先驱、圣诺哥、实龙岗北5道、邵氏路、双溪加株、太戈尔(Tagore)、卓源路、大士,以及乌美。不过,其中六个工业区的部分地段因为排水限制,暂不供申请。
此外,在2016年禁建临时宿舍名单上的大成、东陵福及裕廊岛工业区,因基础设施限制而维持现状。市建局当年是以交通拥挤和水道设施负荷过重为由,禁止这些地区增建临时宿舍。
新加坡客工宿舍以大型客工专用宿舍以及由中型或小型工厂改造的宿舍为主。新准则将惠及工厂改造宿舍业者,以及那些拥有厂房并有意经营客工宿舍的业主。允许增建临时宿舍或增加住宿人数的临时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三年,之后可申请延长,但不一定会获准。
申请者在向市建局提出申请前,须先取得其他政府机构如陆路交通管理局、环境局、公用事业局及民防部队的许可,以确保符合交通、环境、水道、防火、发展等相关条例。
市建局发言人说,符合条件且取得相关政府机构许可的申请者在提交文件后,可在两至四个星期内知晓申请结果。取得临时许可证后,业者还须另向人力部提交经营客工宿舍的申请。
“政府会继续监督和评估整体的客工住宿需求,有需要时会修订客工宿舍准则。”
新加坡宿舍协会对当局的这个临时措施表示欢迎。协会主席谢志光说,根据会员反映,许多客工宿舍目前近乎满员,协会也已将情况传达给相关部门,当局如今做出了回应。
成本及准证有效期关系
业者:改建须从长计议
他也说:“宿舍协会了解必须避免供应过剩,因此呼吁当局在短期至中期紧密监督有关审批,直到供应情况有所改善。”
冠病疫情暴发期间,有客工宿舍出现集体感染,人力部因此设下更高的客工宿舍宜居标准。
数名工厂改造宿舍业者受访时表示,无论将工厂改成宿舍或在现有设施增加床位,都涉及许多直接和间接成本。加上临时许可证有效期仅三年,因此将工厂改成宿舍或展开扩建计划都必须从长计议。
目前,客工宿舍每个床位月费介于315元至350元,视地点和设施而定。一般工厂改造的宿舍收费会比设施相对更完善的大型客工专用宿舍便宜一些。
成本高规定多期限短
业者对建临时客工宿舍却步
市区重建局宣布,指定工业区可增建临时客工宿舍,但因为增建宿舍涉及大量成本,还要满足多个政府机构规定,且临时许可证有效期仅三年,数名工厂改造宿舍业者都说须要从长计议,尚未有人提交申请。
市区重建局放宽限制,允许全岛13个指定工业区,可建临时宿舍及增加现有宿舍住宿人数。图为加基武吉工业区一景,在这工业区拥有厂房的业者或已经营客工宿舍者,可向当局提出申请。(张思庆摄)
在全岛经营五家工厂改造宿舍,提供约1000张床位的RT集团商业总监胡家洺说,疫情后因政策修改,经营客工宿舍费用偏高。集团虽有意增加床位,但会请专人评估,确认回报率后再做决定。
“若成本过高就不考虑,加上这是一项临时政策,三年后不晓得是否会继续执行。在业者角度,我们无法做长期规划。但有厂房的雇主若要安排旗下员工住宿,这是很好的措施。”
宿舍协会主席谢志光认为,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比如有建筑工地和造船厂的工业区,对客工宿舍需求更大。若雇主拥有可改造成宿舍的厂房和工厂,如今可以在提供宿舍时有更多的选择。
工厂改造宿舍,指的是将货仓或工业设施部分空间改建成宿舍。业主须向当局提交宿舍改建设计图,确保遵守卫生与火患安全等各种条例,而且设施内的一定空间要保留作原定用途,不能全部用作住宿。
从4月起,有至少七个床位的客工宿舍,包括工厂改造宿舍,都将纳入外籍雇员宿舍法令管制范围。人力部会根据宿舍规模和床位数量,划分四种执照等级。除了规定厕所和每个房间的床位数量,床位越多的宿舍,业者要遵守的规定越多,包括设立室内和户外休闲空间。换言之,业者的经营成本将提高。
建筑公司Unison Construc-tion董事吴武贵直言,市区重建局的通告仅打开一道方便之门,若有业主想经营客工宿舍或增加床位,要满足多个政府机构设下的条件,申请过程太繁杂耗时。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业者透露,新通告允许业者用工厂的可使用空间增加床位,但许多工厂因原有的设计,可供使用的空间有限。此外,财力有限的中小宿舍业者,也须谨慎行事,因为客工人数会随经济好坏有所起落,在疫情前的数年,市场就曾出现床位供应过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