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毒人員於2月6日至17日展開兩周的全島掃毒行動,在後港、裕廊和淡濱尼等地,逮捕了113名涉毒的男女。(中央肅毒局提供)
肅毒局2月18日發文告說,肅毒人員在2月6日至17日展開兩周的全島掃毒行動,在後港、裕廊和淡濱尼等地,逮捕了113名涉毒的男女。
這次行動共起獲約64克海洛因、528克冰毒、94克大麻、512克克他命、5克新化合致幻藥(NPS)、670克愛他死藥丸、214片他噴他多片(Tapentadol),以及三瓶疑含羥基丁酸鈉(GHB)的液體,這批毒品的黑市價約為23萬1600元。
2月9日,肅毒人員在三巴旺通道一個住宅單位逮捕了一名32歲女子,並起獲少量的海洛因,冰毒和各種吸毒用具。當時,這名女子的兩個月大嬰孩也在單位內。女子自2022年開始因擁有違禁藥物而接受調查,她涉嫌在懷孕期間和產後吸毒。
參與行動的肅毒局駐署警長馬爾利納朱馬蒂說:「我為女子懷孕期間吸毒而難過……濫用藥品會危害無辜的孩子的健康成長,甚至破壞整個家庭的幸福。」她希望女子將來能得到必要的幫助,以更好地保護及照顧自己的孩子。
當局已把嬰兒交給近親照顧。有關調查還在進行中。
製品如雨後春筍湧現
旅遊陷阱多慎防「大麻」煩
中央肅毒局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起獲的大麻激增24%,超過133公斤。肅毒局局長鄭忠輝在記者會上說,隨著其他國家讓大麻的使用正常化,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對毒品抱有較開放的想法,一些人甚至認為大麻毫無殺傷力。
泰國政府2022年6月進一步放寬對大麻的管制,允許種植和持有大麻,許多YouTube網紅到泰國拍攝旅遊影片時都介紹各式大麻製品。有關大麻製品的信息一時之間排山倒海而來,年輕人輕易能在網際網路上接觸到。大麻除罪化的腳步逼近新加坡,給新加坡肅毒局的反毒工作增添挑戰。
新加坡政府和中央肅毒局對大麻的「零容忍」立場不變:大麻有害且會令人上癮。
中央肅毒局副局長陳亮華提醒說,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海外使用毒品會觸犯新加坡法律。(白艷琳攝)
肅毒局副局長(行動)陳亮華強調,大麻有害的說法並非捏造,而是有科學證據支持的。使用大麻可能導致心臟疾病、心臟驟停等,長期使用則會導致用者出現焦慮、精神病等。
一些國家已經或趨向於讓藥用大麻合法化或除罪化(decriminalization, 意即取消刑事處罰),而靠近新加坡的泰國也加入了這個行列,自然會對新加坡的反毒執法工作造成困難,確實令人擔憂。
「首先,大麻製品變得更容易到手,但許多人不真正理解他們購買的到底是什麼。第二點在於即使已經有清楚的科學證據證明大麻有害,但會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使用大麻是無害的,或認為使用大麻的傷害不見得比服用其他合法藥物來得嚴重,因此主張不應該繼續把大麻列為毒品。」
除了必須切斷大麻的貨源,肅毒局也必須改變一些人錯誤的觀念。陳亮華認為只要加強教育工作,就能讓更多人理解相關的科學證據,讓他們在海外時能做出合理的判斷,不要觸法及傷害自己的身體。
國際上無統一產品標準
消費者須遠離大麻製品
他指出,隨著越來越多國家把大麻除罪化,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種大麻製品,有些含有讓人上癮的成分,有些則聲稱只含有無害的大麻萃取物。由於不同國家的法律不同,國際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同樣的產品或能以不同面貌來販售,消費者未必能清楚知道產品裡頭到底含有那些物質,因此應該遠離所有大麻製品。
大麻中存在的兩大自然物質為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簡稱THC)及大麻二酚(cannabidiol,簡稱CBD)。THC會令使用者感覺亢奮,而支持藥用大麻的人認為CBD有止痛、抗抑鬱和讓人放鬆的功效之餘,不會令人有亢奮感。
根據新加坡的濫用毒品法令(Misuse of Drugs Act),大麻和它的衍生品都被列為A級毒品。
一些人認為大麻和大麻製品不會對使用者造成傷害,大力鼓吹把它們當成「軟性藥物」(soft drugs)。但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認為沒有所謂的「軟性藥物」,它們不過是一個「中途站」,會引導癮君子接觸其他傷害性更強的毒品。
陳慶文指出,「軟性藥物」的使用者往往是相信了包括藥劑公司在內的產品製造商的銷售敘述。泰國是新加坡人喜愛的度假地點之一,隨著大麻製品在泰國變得普遍,他認為一些新加坡旅客會被銷售敘述吸引而嘗試使用大麻製品。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的陳恩賜副教授也相信會有更多國人受到誘惑而嘗鮮,但人數增幅不會明顯,這趨勢也不會持久。他認為新加坡有嚴刑峻法來打擊毒品,當局也努力教育公眾和改造罪犯,所以吸毒者和販毒者人數會保持在低水平。
另外,陳恩賜認為大麻商品化的趨勢不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國人對毒品的看法,尤其是新加坡泳手約瑟林和林香杞觸犯同吸食大麻相關條例後受懲處,很多人對2022年這起事件仍記憶猶新,會引以為戒。
泰國於2018年成為首個醫用大麻合法化的東南亞國家。2022年6月9日,泰國進一步讓種植和持有大麻除罪化,並允許在餐飲中添加大麻,以推動農業與旅遊業。不料,大麻迅速普及開來,變成消閒毒品。2022年6月17日,泰國政府趕忙推出一系列條例控制大麻的使用,包括不准售賣大麻給未滿20歲的青少年、懷孕婦女和正在哺乳的母親,以及在校園禁止大麻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肅毒局與各部門機構聯手反毒
除了加強公眾教育、提高對毒品的認識,肅毒局也同各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聯手反毒,例如同移民與關卡局和關稅局合作,檢查運來新加坡的包裹。
2022年10月,移民局人員發現了兩個可疑包裹,分別裝有五包和19包含有大麻成分的軟糖。隨著海外市場出現更多大麻製品,相信日後會有更多非法包裹。
肅毒局也同新加坡的購物平台合作,提醒它們有哪些產品是不合法的,不能引進新加坡。肅毒局如果發現有非法產品在這些購物平台上銷售,會通知它們立即把產品下架。
2019年至2022年,有約400起大麻製品入境被攔截的個案,除了郵寄包裹,也包括旅客回新時嘗試帶一些大麻製品闖關,在機場被查獲。
肅毒局副局長(行動)陳亮華提醒,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海外使用毒品會觸犯新加坡法律。身體代謝毒品之後留下的物質會進入尿液、血液和頭髮,是能夠被檢測出的。
另一方面,2019年至今,新加坡有允許醫生使用大麻素藥品治療兩名癲癇(epilepsy)病人。衛生科學局在接獲申請後,同肅毒局、衛生部及內政部聯合審核申請。
內政部發言人回答詢問時說,在審核申請時考慮的因素包括是否有科學證據證明藥品的藥效;病人是否嘗試了其他療法卻無效,和如果不使用大麻素藥品,病人的狀況是否會惡化;以及申請是否由醫生代病人提出。到目前為止,沒有醫生提出的申請被駁回。
大麻「橫行」泰國街頭
漸成一道普遍風景
大麻製品專賣店在曼谷街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它們都會有明顯的大麻葉作為標誌。(林偉傑攝)
大麻開始在泰國「橫行」,並不影響泰國在新加坡人心中理想旅遊點的地位,但他們出遊時會提高警惕。
39歲的劉偉燊(客服人員)2022年和家人兩度到泰國度假,親眼目睹了大麻製品如何快速普及,變得唾手可得。
2022年6月學校假期,他和妻子帶著三個小孩搭遊輪度假,當時泰國政府剛宣布放寬對大麻的管制。遊輪在普吉島停靠,他上岸後看見有咖啡座在售賣大麻製品,但為數不多。
時隔半年,劉偉燊和家人12月到曼谷度假,情況有了很大變化,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看見有大麻葉圖案的看板招牌,逛超市也看見有大麻成分的產品,顯示大麻在泰國已經日益普遍,開始變成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逛街的時候,10歲的大女兒看見廣告牌上的大麻葉圖案,會興奮地指出來,告訴我和太太前方有大麻。我當時心一驚,女兒怎麼會認得大麻葉,後來發現是學校課本里有相關的內容。女兒當時沒再追問,我也就當做沒這麼一回事,沒有多談,免得給她留下印象。」
家庭主婦林美智(54歲)2022年11月和丈夫到曼谷旅行,發現他們以前經常光顧的按摩院在疫情期間倒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大麻製品專賣店。觀光區的一些酒吧也關門了,店面同樣租給了大麻製品專賣店。
「新聞報道說泰國政府將種植和持有大麻的行為變得非刑事化,促進醫療用途及經濟效益,但我們沒料到情況已經失控,大麻在泰國變成了消閒用毒品(recreational drug)。
「冠病肆虐使到各國旅遊業停擺,泰國的服務業受重創,可能因此給了大麻相關生意發展的空間。」
林美智認為,西方旅客普遍接納大麻,成了商人的目標,或許是推動大麻產業在泰國成長的原因。
38歲的張慧玲(網絡編輯)2022年12月在曼谷度假,同樣發現到處都是大麻製品專賣店,但好在銷售員不會在街上拉客,以強硬手段推銷產品,因此不會覺得不安全。
泰國政府放寬對大麻的管制後,有不少傳言說有在外用餐要當心,因為湯裡頭的番薯葉可能是大麻葉,別不小心吃下肚。
不受大麻普及化影響
泰國仍是受訪者理想度假地
不過,張慧玲發現當地店家會清楚標識自己的產品是否含有大麻成分。
除了以大麻葉圖案做標誌外,一些店家也會在店面貼上貼紙,說明自己的產品和餐食不含大麻成分。
受訪的三人都表示泰國仍然是理想的度假地點,暫時不受大麻普及化的影響。
劉偉燊認為只要避開那些所謂的大麻熱點區,照樣能夠安心度假。
林美智說,除非大麻在泰國被濫用的情況急速惡化,癮君子在街上鬧事變成日常便飯,危及旅客的安全,否則她仍然會到泰國度假。
【側記】
大麻製品泰國唾手可得
小心勿墮入毒海
在飛往泰國首都曼谷的班機上聽見空姐的機艙廣播,提醒新加坡乘客在海外使用毒品會觸犯新加坡法律。
以往,類似的機艙廣播只在回新的班機中聽到,提醒所有乘客運毒入境新加坡是犯法的。
我即刻意識到這則離新機艙廣播的是中央肅毒局最新的反毒教育手段,相信是在泰國政府放寬對大麻的管制之後啟動的。
抵達曼谷後,果然如預想般,街頭處處能找到大麻製品的蹤跡。觀光區湧現許多售賣大麻製品的專賣店,特別是一些以夜生活聞名的街區,每走一小段路就會看見大麻葉的標誌。
大麻葉圖案是這類專賣店的共同點,不論如何裝修和點綴店面,看板招牌或霓虹燈箱上都會有明顯的大麻葉圖案,讓人一看就知道它們經營的是什麼生意。
大麻製品專賣店有的是裝修得美輪美奐的精品店,有讓人小坐歇息的咖啡館,也有格局小、布置簡單的「藥房」。
消費者能買到的大麻製品琳琅滿目,除了大麻花,還有大麻油、大麻香氛蠟燭、大麻軟糖、大麻餅乾等,價格最低約新幣12元。
雖然泰國政府不允許任何人在公共場合公開吸食大麻,但一些店面有舒適的座椅區,顧客在享用飲料的同時自行吃軟糖餅乾或服食大麻油的行為,被默許接受。
走進這些商店之後,銷售人員會熱情地上前詢問顧客有些什麼身體不適。他們接著會問顧客是否有使用大麻製品的經驗,如果發現是新手,就會詳細介紹大麻的不同成分,以及不同產品的功效,例如聲稱可減輕頭痛、失眠、焦慮或壓力過大等的症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據現場觀察,銷售人員不會強硬推銷產品,而是在顧客有疑問時適時地提供建議,給人一種可隨心購物的自在感。
購買藥用大麻製品
須提呈醫藥證明書
根據泰國政府的規定,年滿20歲的消費者可購買藥用大麻製品,但必須提呈醫藥證明書,證明自己有實際的醫藥需求,並現場填寫表格,提供姓名、住址、聯絡方式、身份證號碼或護照號碼等資料,並註明自己有何病症。
不過,銷售員似乎並不嚴格要求顧客填寫表格,也沒查看醫藥證明。不少外國旅客只填寫名字和酒店名,隨意寫說自己失眠或壓力大,便買到大麻製品。
一些購買產品的旅客告訴我,他們並沒生病,純粹是抱著好奇的心態去嘗試使用大麻製品,又或是向來有使用大麻製品的習慣。
我嘗試向幾名銷售員了解是否有新加坡旅客購買大麻製品,他們表示由於顧客一般上都不填寫完整的個人資料,因此無法斷定是否有新加坡人。不過,他們根據一些顧客的口音判斷,應該接觸過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旅客。
除了專賣店,泰國的超級市場也有大麻製品出售,包裝上都印有明顯的大麻葉圖案,讓顧客容易分辨。
在超市內不用花太多工夫,就能找到成分包含大麻物質的產品,貨量最大的是瓶裝飲料,擺在貨架上顯眼的位置。
這些大麻飲料一般混合了果汁,不然就是製成班蘭或蜂蜜口味等,價格便宜,購買的多是旅客。我也看見有新加坡旅客湊到貨架前「研究」飲料,但都看了看就離開。
一名韓國旅客告訴我,他和朋友對大麻飲料的味道感到好奇,由於聽說飲料中的大麻成分不高,所以決定買幾瓶回酒店試喝。
另有一對洋人父母帶著兩個孩子逛超市,也挑了兩瓶大麻飲料。他們前一天試喝了另一個品牌的飲料,覺得味道「有趣」,於是換個品牌試試。他們說大麻在一些西方國家相當普遍,不認為帶著小孩購買大麻製品有什麼問題。
除了飲料,超市內也有混合了大麻成分的個人衛生用品和護膚品,例如香皂、洗臉霜、牙膏、爽身粉、面膜、卸妝水、止汗劑等,主打美白和提神等功效。
一些餐廳也趕上大麻潮流,推出大麻餐食,像是火鍋、比薩、西式糕點和甜品等。當中一些餐廳聲稱餐點由醫師調配,有舒緩緊張情緒和鎮痛的效用。
游一趟曼谷,陷阱處處,好在這些陷阱都清楚標誌著大麻葉,而不是躲在暗處。要不要墜入陷阱是個人選擇,只要把持住,就不會觸犯新加坡法律及傷害自己的身體。
大家出發到泰國旅行,要牢記空姐機艙廣播的提醒,勿墮入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