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我们没闲钱!整体生育率降至1.05历史新低

2023-02-25     月曦     25242

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我们没闲钱!整体生育率降至1.05历史新低

目前国家售地收益会放入储备金并用来进行投资,通过NIRC为政府预算案提供收入来源。(关俊威摄)

潘群勤日前在辩论中提出售地所得不应存入国家储备金,而是把所得除以租赁期当成政府收益。换言之,一块99年地契的土地每年能为政府带来约1%所得。她说这种做法与储备金净投资回报贡献(Net Investment Returns Contribution,简称NIRC)相似。

黄循财指出,这种替代方案所产生的收入不太可能会超过目前政府售地后一段时期所得。目前国家售地收益会放入储备金并用来进行投资,通过NIRC为政府预算案提供收入来源。

他说,这么做的效果是政府每年能支出超过1%所得,因为我们谨慎投资储备金,产生长期的回报,政府能使用其中一半作为支出。

黄循财说:“我们相信这是能更可持续地从土地中获取价值的的方式。通过进入政府经常收入和储备金净投资回报贡献,对我们现在和将来都有好处。”

【国会观察】缓下脚步

新财年政府财政政策辩论进行了两天,虽然24日还要继续,但绝大多数有意参与辩论的议员已发言,辩论也接近尾声。和一年前的辩论相比,2023年朝野之间针锋相对的火药味少了,几乎不见议员有激烈的观点撞击。比起2022年贸工部长、人力部长都“加入战局”,2023年参与辩论的政治职务者至今只有一位高级政务部长和一位政务部长。

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反对党对今年的预算案内容持肯定态度。多数工人党议员肯定政府的扶弱政策,采取的基调多为补充一些观察或重申过去提过的替代政策,或从宏观层面就社会契约和唯才是用等理念做陈述。

这场看似“没有辩论的辩论”,也不只是走过场。两天下来发言的50多名议员,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课题。

23日的辩论中,官委议员莎希拉(Shahira Abdullah)为未婚单亲妈妈请命,她们得边带孩子边谋生计,却因政策条规不能获得在职母亲子女估税扣税和家长税务回扣,这影响的不只是母亲,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社会流动机会。

莎希拉所言不无道理。如果要社会更包容、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在同个起跑线上,就应设法解决客观因素对孩子成长所造成的限制。工人党议员何廷儒(盛港集选区)谈到同个课题时也说,如果为了避免鼓励单亲家庭而导致未婚妈妈的孩子处于劣势,或迫使未婚妈妈仓促投入未必合适的婚姻,日后可能还会引发家庭问题。

工运议员也在星期四的辩论登场。2022年中借调到全国职工总会、首次以职总副秘书长身份参与新财年政府财政政策辩论的总理公署政务部长陈国明,列举发动雇员接受技能培训碰到的挑战,也汇报了企业培训委员会的工作进展。他强调,在更新社会契约的过程中,加强劳资政关系、建立韧力的重要性。

职总另一位副秘书长、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王志豪也说,劳资政三方在年长雇员退休保障课题上,通过磋商达成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案,并及时、有效地落实,反映劳资政协作关系多年建立起的高度互信和价值。这既是新加坡的比较优势,也是社会优势。

作为国际都市,新加坡的生活步伐本就不断加快,近年冠病疫情来袭,以及国际局势动荡和通货膨胀等外部因素,更让这个处在浪尖的小国倍感挑战艰巨。陈浍敏(义顺集选区)发出感叹,在追求经济增长和高生产力的同时,如果人民越来越焦虑和不快乐,是否应该考虑不一样的进步模式、放慢经济增长,让大家能“缓一缓,慢下脚步,嗅一嗅玫瑰花香”?

身心富足,不失为人民应拥有的更崇高追求。然而,能不能慢下脚步,并非新加坡能自己说了算,很大程度还得取决于外部局势。我们能做的是共同前行,也许一些人脚步快,一些人脚步慢,但总能发挥互补作用,彰显更新社会契约的精神。

是2022年的激烈辩论也好,今年的相对和气也罢,议员们提出的课题虽各有侧重,却始终离不开如何让新加坡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体现社会关怀。能否在各项诉求之间取得良好平衡,还得看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五对辩论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