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入境新加坡会更难,除了签证,我需要写信给ICA的局长,由局长亲自首肯后,我才能进新加坡。
说实话,我内心是十分不甘心的,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玩弄了我几周,获取了我的大量个人信息,并且利用我开的账户犯罪,此时此刻还在逍遥法外,可到最后坐牢的却是我。
而对新加坡警察我也有疑问,我明明给了电话号码他们却连查都不查。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许多人Diss我,说我是自己蠢,这么低级的话术也能上当。其实我公开我的事情只会为了告诉大家,骗子们知道如何利用他人对清白的在乎,步步为营,最终诱导你进入圈套。
也希望大家以我为鉴,我满屏的血泪都是在告诉大家,切勿相信任何陌生人告诉你,且未经查证的事。单身在外求学工作的人更加如此,因为他们“看中”你的,正是举目无亲。
在了解到小苏的遭遇后,新加坡眼也搜索了近年来发生在新加坡的留学生诈骗案,意外发现其实这位神秘的“唐警官”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早在2020年,就有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微博上公开了这位“唐警官”,所用的套路可以说一模一样,而他则被骗走了40万的留学费用。
而就在“唐警官”出现后不久,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就发布了通告提醒在新中国留学生警惕诈骗。
2022年诈骗案件数上涨近100%
2023年依旧猖獗
近年来,发生在新加坡的诈骗案越来越多,根据新加坡警察部队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仅2022年上半年,新加坡一共接获1.4万起诈骗案,和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3.9%,涉案金额高达2.278亿新币!
在这当中,电信诈骗案件最为常见。
2022年11月18日,中国驻新大使馆和新加坡反诈骗中心就留学生诈骗案频发,开办了一场防电诈宣讲,当时就曾提到这类案件的主要套路就是受害者会先收到自称为卫生部、电信局等机构的来电。
诈骗者会告知受害者,他们涉嫌在中国非法开设银行账户和洗钱等罪行,并要求受害者通过电话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户信息、Singpass信息,骗子还会出具一些带有政府机构标志的伪造文件。
其实,分辨电信诈骗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大家牢记:任何外国的执法机构和国际刑警组织等都无权在本地执行任何调查或逮捕行动,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
新加坡眼也再次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尤其是来自海外,并且前缀带有“+”号的号码,也不要轻易告知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密码。接到自称警方等政府机构的电话,一定要向大使馆等更高级别部门求证,同时告知家人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