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P发展迅速,虽然规模不大,却感觉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很友好、合作,并释出积极的能量以求改变世界。我感觉到OGP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它也证明能用独特的方法,有效地解决公共利益的问题,它现在正在扩大规模以做出更大贡献。”
创业公司积极寻找更主动更灵活员工
除了政府部门外,有些科技创业公司也非常关注巨头公司裁员的动向。本地数字资产托管解决方案提供商Cobo正是其一。公司两年多前在新加坡成立全球总部聘有60多人,目前仍然在积极寻找专业技术人才、产品经理、销售,以及高管岗位。
公司联合创始人蒋长浩说,Cobo有计划定向针对互联网巨头流出的员工进行接触。不过,有科技巨头背景的人才不一定与年轻创业公司完全匹配,是否适合还是要看岗位条件与人才的能力而定。
“我们行业的不确定性大,变化快,因此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成长潜能和灵活性要求会更高一些。”
蒋长浩:“大公司的工作环境相对更成熟和稳定,岗位任务和内部工作流程更清晰,员工或无须考虑太多行业和公司变化,这会让他们在加入创业团队时面临潜在的不适应风险。科技巨头员工的专业水平通常会更高,工作方法往往成体系,也能为创业公司带来成长的动力。”
这一波调整是下一轮变革
也有人认为,这一波的调整正孵化著下一轮的科技变革和契机,在经历了第二次失业后,前联想销售总监陈永和认为,动荡和变革并不可怕。他决心创业,对于未来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期待。
联想电玩笔记本拯救者前亚太区销售总监陈永和:“这次被裁员是让我尝试新跑道的一个契机。只要能够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事物,你就会对未来的规划看得更清晰。”(曾坤顺摄)
“不论年纪,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有全新的尝试,否则会停滞不前、逐渐被世界淘汰。不去尝试新的事物,固步自封反而造就更大的危机。”
OGP科技岗位两个月内
逾600人申请招募12人
政府开源科技部(简称OGP)去年11月推出科技向善招聘活动,希望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加入。在宣布招聘计划后的两个月内,超过1000人报名了解更多关于科技向善的招聘计划。其中,超过600名求职者参加招聘咨询会,当中有七成应聘科技技术岗位。
去年11月23日之后的两个月内,申请OGP科技岗位的申请人数超过600人(上升115%),最终招募到岗的人数为12人(增加50%)。为吸引世界顶级专才,OGP给予科技人才的薪金,在税后可比肩硅谷的同等科技岗位。
政府开源科技部主管李鸿毅指出,当劳动市场火爆时,科技大厂占了绝大优势,但医疗保健、交通、社会服务等方面也须要吸引优秀科技人才。
“不能让所有最优秀、最聪明、最有内驱力的人都一窝蜂到科技大厂工作,政府部门也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帮助我们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并不是每个人都符合OGP的要求。除了想招募有优秀技术的人才之外,OGP也看重人选的内驱力和是否拥有企业家精神,并且寻求有正确价值观的人。因为在公共部门里,所做的项目,未必会像在私人科技企业里那么诱人、引人注目,但这些项目却是能真正让公众受益。
另外,因为受聘于政府部门没有利润率,在衡量员工表现时,不能根据业务利润给予花红奖金,因此OGP通过所设计出的产品的影响力和用户数量来衡量成功。
猎头顾问:求职者须自知优劣势
在必要方面提升自己
猎头顾问林俐莹认为,掌握硬技术的专业科技人才永远都有市场,做产品研发和销售等的人才由于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人脉,很快就能找到下一份工作。人事部和市场部等技术没有这么专的岗位,在被裁员之后求职之路就没有这么顺畅。
“市场上在短时间里涌入不少工作经验比较类似的科技人才,僧多粥少,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被市场消化。”
林俐莹建议求职者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必要的方面提升自己。同时,不要过于坚持想要的薪金或职称,在大环境不利于求职者的情况下,宁可先接受一份不是十分理想的工作,再慢慢骑驴找马。
“情况跟2008年金融风暴很像,当年有的求职者一直坚持要至少与原来薪水一样的工作,怎么知道一等,就等了一年,等到他决定不再坚持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
虽然,有不少创业公司正在关注大厂裁员的信息,准备碰到合适人选时把人才纳入旗下。不过,如今创业公司也面对资金收紧的问题。利率上调影响了投行的投资意愿。林俐莹的一些创业公司客户指出,投资人现在的态度更谨慎。原本投给创业公司三年的资金,现在要求公司开源节流,花上五年。正因为这样,创业公司不能随意花钱,在招聘方面须思前想后,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