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 「物價上漲」 的話題持續蔓延。依據薪資水平、租房以及汽油價格為基礎條件進行對比下,發現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食品價格,屬馬來西亞價格最高。
這兩年,全球飽受冠狀病毒疫情及國際油價衝擊下,各國通貨膨脹節節上升,新馬泰三國的食品價格,從去年開始就以高速前進,直線攀升。人們直觀感受到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目前,新馬泰人民的薪資普遍始於2000-2500,而薪資介於3000-4500的人們為最大群體。在撇除兌換匯率,以同樣薪資條件的情況下進行比較。馬來西亞在各方面享受更低成本的情況下,食物價格卻是最高。
以吉隆坡為例,普遍人們喜歡光顧的咖啡店,一碗麵食以8令吉起跳。曼谷地區,普通麵攤一碗面為50泰銖至60泰銖之間;新加坡的小販中心,一碗麵價格最低為5-6新幣。
國際油價飆升是導致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而馬來西亞在獲得政府津貼,享受較低油價的前提下,食品價格卻比汽油價格更高的泰國和新加坡來得高。目前的油價(Ron 95),馬來西亞是2.05令吉,泰國是36泰銖,新加坡則是2.80新幣。
因此,馬來西亞人民對於高價的食物無不叫苦連天,人們都試著調整消費模式,以圖緩解高消費帶來的壓力。
各國有本難念的經 新加坡房租最貴 新加坡在面臨房租金高、原材料依賴進口,以及消費稅升至8%後,迫使新國的食品價格在2023年1月再度上漲。以小販中心內享用的早餐,如經濟米粉為例,去年從3.50新幣調高至4新幣,今年初再度上調至5新幣,可見調漲的速度之快。
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土地面積小且外來勞工多,租房需求在疫情期間爆發性上漲。以旺區如碧山(Bishan),大巴窯(Toa Payoh)等地區,一間134-205平方尺的房間,租金達到1600新幣。對比吉隆坡如蕉賴地區,1000平方尺的房子,租金是1600-1800令吉之間。
另外,曼谷市區公寓是350平方尺,租金為8千泰銖;若是靠近地鐵站的公寓,360-430平方尺的面積,租金介於1萬至1.6萬泰銖之間。
以房子面積對比租金而言,新加坡的租金最高,接著是泰國,最後是馬來西亞。
由此看來,綜合種種因素,馬來西亞在汽油和房租價格相對低的情況下,食物價格水平仍然高居於鄰國。
泰國汽油價最高 食價上揚仍比馬來西亞低 疫情後各國國門開放,人們相繼出國旅行,尤其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人民最愛的旅遊勝地曼谷,許多東西都變貴!
曼谷地區,普遍食物的價格如一碗面或飯,售價介於50-60泰銖;若是在消費較高的旅遊區,一碗飯的價格最低是80泰銖。泰國是從去年開始漲價,幅度是10-20泰銖之間。
泰國食品價格主要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環比三國油價,泰國油價最高。但是,泰國的食品原材料如豬肉的價格較低,在成本支出中取得平衡,得以拉低食品價格。
因此,儘管泰國的食價從去年開始調漲,新馬遊客仍覺得在泰旅遊時能自在消費,享受較便宜的食物。
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五花肉234泰銖/公斤42令吉/公斤19.30新幣/公斤帶肉軟骨199泰銖/公斤34令吉/公斤22.20新幣/公斤豬頸肉359泰銖/公斤28令吉/公斤19新幣/公斤新馬泰三國的原材料價格,屬泰國最低。 在馬工作的泰藉工程師 Wimonrat Hiranwong (暱稱Wawi)
她接受訪問時表示,泰國的食物價格比馬來西亞低一些,而泰國的街邊小吃價格更是便宜很多。
她說:「如果是在餐廳消費,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價格沒有差別太多,但是其他的餐飲地方如咖啡店的話,馬來西亞的食物價格會比曼谷貴。而如果比較街邊小吃的話,那麼泰國的話絕對比較便宜。」
Wawi表示,她上班的所在地八打靈再也(Petaling Jaya),每餐需要花費大概20令吉,讓她真切感受到物價高漲的壓力。
讓她感到慶幸的是,馬來西亞的汽油價格比較低,讓她能在每月支出中取得平衡。
潘鳳貞(品牌及市場營銷公司創辦人)
「我的感覺是,泰國曼谷的肉類食物比較便宜,但是,如果是吃海鮮的話,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價格差不多,甚至馬來西亞的海鮮比較便宜點。」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談及在吉隆坡生活的每月支出時,潘鳳貞透露,儘管在每日餐飲中選擇吃得簡單一些,但食物的支出仍然占了她總消費約70%。
潘鳳貞回顧這4年來的每月消費,她說,4年前還無需繳房貸,當時的食物支出占了70% 。如今,她因為需要繳房貸,調整了每月的消費模式,但食物的比重仍然高居不下。 「現在因為需要每月繳房貸,調整了生活方式。但是,很多食材都一直起價,一粒西蘭花就要馬幣4塊多,豬肉這兩年起價了很多次,食材太貴了。也因此,雖然我現在的生活選擇吃得簡單一些,但食物還是占了總消費60至70巴仙。」
Manas Warutai (電力系統工程師)
他接受訪問時說,6年前來到新加坡工作時,每月支出里只有房租比較高,食物和日用品價格低,當時一碗面只需花費3.50新幣。在隨後的兩三年前,起伏不大。直到3年前冠狀病毒爆發,許多原本每日往返新加坡的外籍勞工需在新加坡租房,而帶動租金上揚,接著食物價格也水漲船高
目前已返回曼谷生活的他透露,曼谷的物價及電費一切都比新加坡來得低,每月的支出費降低很多,緩解了不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