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辉(左一)与时任广播局主席杨邦孝(左二)视察新闻室。右一是主编李金殿
在教育界立业
1955年,当时在巴特利中学教书的我,同时申请了两份教育部的奖学金,一份是到新加坡的莱佛士书院修读科学,另一份是到英国的 Loughborough College 修读体能教育。我的这两项申请都成功了,不过,由于那时我已结婚了,于是就选择了前者。
大学的最后一年,我选了化学和哲学为我的主修科目,淑珍和我成为哲学课的同班同学。我们闲暇时有时会聊起在兴楼的生活。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
大学最后一年,淑珍选择修读英文荣誉学位,我则得到修读哲学荣誉学位的机会,但是教育部坚持要我回去学校教化学,因为那时很缺乏化学老师。虽然我的讲师们都为我争取要我留下来,但教育部立场很坚定,理由是,哲学并不是学校里的一个科目。因此,我和淑珍又再次失去联系。
1984年黄李淑珍欢迎前来参加台际运动会的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代表
1972年,我被借调到新加坡旅游促进局当市场处处长。同时,时任文化部常任秘书林沛森(Lim Phai Som),也是我莱佛士书院的同班同学,给我一个机会担任当时的新加坡广播电视台(RTS)广告部助理总经理。他劝我不要再回去当电影检查局的主席,这份工作我自1961年接手后就没有离开。他给我的劝告是:那是到了尽头的工作,而新加坡广播电视台的工作则有擢升的机会。我接受了他的劝告。淑珍和我的人生道路再次交汇,她那时是RTS的副台长。她很高兴再次见到我。
1985年最佳电台节目颁奖礼,左4 是黄天辉,
左5 是得奖者Sandra Tan,左6是黄李淑珍。
当RTS企业化成为新加坡广播局(SBC)时,我成为商业运作部处长。不久, 淑珍成为总经理,成了我的顶头上司,我们的工作关系越来越密切。
1985年时任新加坡广播局总经理郑东发颁发奖状给黄李淑珍
我们一起开很多会议,制定策略和执行步骤以便为广播电视台争取更多的收益。她对我很信任,是个好上司—— 讲究程序但不摆架子,严厉但友善,有时坚持己见但也善解人意。她是一个活生生的工作狂,她以身作则。
朋友间的闲聊
好多次当她忙里偷闲的时候,会邀请我到她办公室喝茶聊天。工作上的事聊得少些,兴楼时代的事和种花种草的事聊得多些。我们对园艺有共同的爱好,因此,当我特别为她栽培了一棵小“铁树”放在她桌子上时,她很高兴。有一次当我告诉她,我在1956年与她在莱佛士书院同窗时,我其实是第二次进入大学,她很惊讶。1948年我上大学二年级时,因为我父亲在印尼的生意垮了,变得不名一文,我不得不停学。
黄李淑珍(右一)在80年代的员工聚会上,左一是符和琳
我在1987年从新加坡广播局退休后,我和淑珍通过电话保持联络,华人新年也互相拜访。淑珍在1993年因癌症去世。
一位充满活力的官员
在行政工作上,淑珍胜任有余,充满活力。SBC不是个小机构,它既是一个公共服务部门也是政府的喉舌,也就是说,它随时随刻在民众的监督之下,因此如何平衡这两种身份并不容易。加上语言问题总会引起众人注目,任务绝不简单, 但是黄李淑珍总是处理得很好。
时任广播局总经理黄李淑珍颁发长期服务奖给员工
不错,她的上面还有一个董事局,但是每日的运作需要运筹帷幄和敏捷的思维,而她具有这两种本事。除了对正确的事总是坚持到底,她基本上相当低调。做为一个最前线的政府官员,她的职业生涯就如她在学术界追求卓越一样,不断取得成功让众人羡慕不已。
淑珍的英文造诣之高众人皆知,她坚持SBC的英语节目必须用最好的英文英 语。到了她在职的最后几年,她才稍微放松要求。许多新闻播报员都会记得,被黄李淑珍纠正播报时的语气和发音。
新加坡第四任总统黄金辉先生在总统府颁发企业金奖给黄李淑珍
她曾在莱佛士女校教书一个短时期。1955年她曾经是扶轮社校际公开演讲的冠军。她拥有30年新闻和广播的经验。2017年,李淑珍被追封为新加坡妇女名人榜新闻领域的重要人物。
我的成就
我在RTS和SBC服务的16年里,有7件事常记我心:
1.淑珍叫我在SBC主持第一次东盟部长参与的一个电视座谈会。
2.她叫我一连7年带领一个代表团出席法国康城影展,为电视台挑选有商业价值的节目。
3.1972年当我加入RTS成为助理经理时,广告收入每年是1200万元。这个数目逐年增加,到了1987年我以商业运作处处长退休时,这个数目是7500万元至8000万元。她对此表示感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