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正是疫情的不穩定因素,讓大家更意識到人生苦短,應該忠於自己,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據招聘控股公司運營Indeed.com調查,本地有24%雇員有意在明年上半年內辭職,49%的雇員不確定接下來的半年,自己是否會留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上。
這與上月的另一項調查的結果相近。
根據人力資源、薪資和福利解決方案公司「Employment Hero」的調查報告,新加坡有59%雇員打算在未來一年內跳槽,有高達55%的雇員考慮出國工作。
調查顯示,冠病大流行是員工打算辭職的關鍵導因,超過42%考慮辭職的受訪者表示,疫情讓他們有這樣的想法。
那疫情具體讓他們意識到什麼呢?
Indeed.com指出,上述這些數字意味著,新加坡在2022年很可能會出現「大辭職」或「大洗牌」的浪潮,就像美國和歐洲已經在經歷的情況一樣。 .
過去兩年裡,隨著冠病大流行重新定義了市場需求,在美國,大量雇員要麼退出了勞動力,要麼轉換跑道到不同行業。
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就顯示,繼今年9月份創下紀錄高位後,10月份有近3%的美國勞動力辭職。
那本地公司要如何避免人才流失呢?如今除了加薪,員工還有其他要求。
至於家庭因素如何影響雇員離職?52%的已婚受訪者表示,若他們選擇辭職,配偶會給予全力支持。
超過60%受訪者表示,生孩子會影響他們在未來幾個月內是否要辭職的決定。相對的,約有37%受訪者表示,這不會影響他們的決定。
Indeed亞太地區企業傳訊總監Kate Furey認為,
近兩年來,新加坡雇員一直生活在「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性、壓力增加和其他影響」之中,這深深地影響了人們,並導致大家對生活的許多方面,包括工作的反思。
從長遠來看,這種對工作的重新檢視,會讓更多本地雇員選擇在工作中尋求更大的目的感、意義和樂趣。對僱主來說,這意味著他們不能停留在表面,需要與員工有更多的交流,了解他們的志向和需求,積極主動地發起改變,才能留住他們。
好消息是,紅螞蟻從獵人頭公司打聽到的消息,因疫情關係,減少了人員流動,本地公司不再那麼容易聘請到外國人才,因而願意出高價搶本地人。
美國近期一項調查顯示,當地人一生中平均會跳槽12次,紅螞蟻有點好奇新加坡人一生平均會跳槽幾次?
話說回來,如何有好工作(工資不錯、老闆同事關係佳、工作有意義),誰會願意跳槽?一般會這麼想的人,多半時現有崗位的工資停滯不前、福利不佳等,想換個工作環境尋找意義和樂趣,倒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