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申遺成功機率有多高?

2023-03-17

新加坡自2015年起,就踏上一段孜孜不倦的申遺之路。

2015年7月,國人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擁有156年歷史的新加坡植物園,在歷時五年耕耘後成功申遺,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新加坡首個世界遺產項目。

遊客紛紛與植物園申遺成功的告示牌合影。(聯合早報)在那之後,新加坡2020年12月再度申遺成功。這回,新加坡的小販文化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中。

國家文物局、國家環境局和全國商聯總會聯合推出顯示小販文化成功申遺的「小海報」。(聯合早報)今年3月9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宣布,已將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的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準備為這組見證了新加坡至少200年歷史的古建築群申遺。

這組圍繞著大草場的歷史建築,包含了舊國會大廈(如今的藝術之家)、政府大廈和前高等法院(如今的國家美術館)、聖安德烈座堂、維多利亞歌劇院與音樂廳,以及前皇后坊大廈(如今的亞洲文明博物館)。

(紅螞蟻視頻截圖)單是建築群,就集中涵蓋了英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立法、司法、行政、宗教和文化藝術場所的建築。當中,國家重要機關與機構比例最大,而且相互之間都只有步行距離之遙。

這與新加坡土地面積有限不無關係。

紅螞蟻相當肯定的是,英殖民政府當年肯定也參考了英國當地的立法、司法與行政機關建築的布局與設計,並將它們沿用到新加坡。 對照一下英國倫敦的國會大廈所在地及周邊的建築群、草場等等,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目前英國國會所在的西敏宮(Westminster Palace)周邊的建築群的布局,乍看之下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谷歌地圖)新加坡政府一向喜歡未雨綢繆、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國家文物局敢對外宣布有意申遺,當局應該至少有五成把握了吧?

如果這次也能成功申遺,國家文物局肯定還會再接再厲,愈戰愈勇。面積小小的新加坡擁有數個世界文化遺產的未來,可能離我們並不是那麼遙遠。文物局古蹟與遺址保存司司長黃美英在記者會上說:

「列為世界遺產是一項國際殊榮,有助於提高知名度。世界文化遺產一般來說會吸引更多旅客到訪,這也有利於提升我國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形象。」

「我們曾屬於英國殖民擴張階段的一部分,再慢慢過渡到成為一個主權國家。這是新加坡走過的路,必須把我們的歷史保存下來。」

對新加坡人而言,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雖然不陌生,但肯定也不會熟悉到如數家珍。不少人至今可能都不曾好好逛過這個地區的老建築群,最多只是經過,不是停留。

整個申遺過程預計需要五到六年時間,蟻粉們認為大草場與周邊建築群能成功申遺的機率有多高?一起看看以下視頻,然後告訴紅螞蟻你的猜測吧。

(視頻編導:黎曉昕)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新冠病例激增17%,創年度新高!一大波人再現:刀片嗓
  • 震驚!新加坡16歲少年豪擲千元享受"特殊服務",父母臥底揭發按摩店黑幕!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三名拉丁美洲籍男子飛新加坡,闖豪宅盜走大量現金和珠寶!27小時內遭警方逮捕!
  • 新加坡合影門後續:有圖就實錘?律師函警告,何晶出手闢謠
  • 新加坡一周14000例!新冠病例創2025年新高,兒童占比最高
  • 兩人的一滴滴鮮血,都……
  • 濱海灣的這把巨型椅子超出片,目測是下個網紅打卡點
  • 新加坡頂尖科技大學 NTU 開放 EMBA 獎學金!拿行業認可的榮譽,和全球商業精英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