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陳瑋薇在丹戎巴葛一帶工作,她約三年前開始從地鐵改搭巴士,一般從康埔樺輕軌站附近乘搭654號直達市區巴士上班。知這條巴士路線被納入積分計劃後,她今早馬上登記加入。
陳瑋薇說:「因為可以抵消一點車資通常早一點的話交通就還好。可是過了7點45分或7點50分就會比較塞一點。這裡是前幾個站所以通常上車後你還是會有位子坐,可是到了後面可能就沒有位子。」
參與的巴士路線包括43e,654、660、666、671和672號。乘客可通過手機應用或網站報名參加。乘客只要在平日早上7點到9點搭乘這些巴士,並在大成、麥波申、巴耶利峇、百匯廣場,珊頓道或濱海林蔭道下車就能賺取積分。積分可用來抵消車費。長期下來車費可節省至少一半。
當局表示這項計劃將惠及居住在榜鵝、盛港、萬國和後港到東部和中部上班的居民。
累積至少500分後,便能轉換成5元獎勵金。據記者觀察,早上7點多尖峰時段,榜鵝轉換站同樣有上班族等候43e號直通加冷—巴耶利峇快速公路巴士去上班,不過人潮不是太多。
學者表示,由於榜鵝、盛港等地區一帶有很多新建成組屋,造成旅運需求增加,加上東北線往市區非常便利,時間也較短,因此乘客較多,而靈活行程規劃計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舒緩地鐵東北線的壓力。學者舉例,濱海市區線在進入市區之前就可讓乘客轉乘到其他路線來分流乘客,不過東北線一般去到市區才轉乘,加上市區乘客也會用東北線來轉乘,因此東北線的需求可能高於設計時的容量。
至於是否能夠增加服務班次,學者說按照每2分半一趟班車的速度,已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速度,班車算是密集的,從安全考量,當局無法,也不應該增加班次,所以轉移習慣使用東北線的乘客,讓他們使用巴士進入市區是較好的替代方案。學者表示,這次陸路交通局納入靈活行程規劃計劃的巴士路線都是既有路線,因此對道路車流和空污等不會帶來影響。
一些受訪者表示,早上上班高峰期加上交通繁忙,其實在搭巴士和地鐵之間,通勤時間上並沒有太大分別。
不過基於在直通市區巴士上找到座位的幾率更高,因此傾向搭巴士。當局表示靈活行程規劃推出以來,目前已吸引5萬3500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