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依舊人事已非,說的是Pasar Malam嗎?

2023-03-31

「以前的pasar malam還能找回兒時味道,現在賣的,味道不中不西不日不韓不泰......一餐吃下來要十多塊,但質量都沒有小販中心食物的一半。」

適逢回教齋戒月,新加坡各地最近幾天出現了好些pasar malam(馬來語,夜市的意思),售賣各式各樣的小吃和雜貨。紅螞蟻的小夥伴最近逛了一個夜市,想必是失望得很了,才發出以上的感慨。

蟻粉若是夜市常客,相信對嘟嘟糕(kueh tutu)、木薯糕、麻糍(一般裹上花生碎或黑芝麻粉的糯米糰,俗稱muah chee)、蒸玉蜀黍、魚丸串、炸雞腿等「標配」小吃不會感到陌生,近年來還出現了馬來風味漢堡包Ramly Burger、來自台灣的臭豆腐和地瓜球、西式馬鈴薯餅(rosti)、冰沙飲料、泰式奶茶等等。

2022年6月在兀蘭地鐵站附近的夜市,約有一半的攤位售賣食物。(聯合早報)改變的原因容易理解,是為了要吸引年輕顧客,但是不是就因此釀成了「改良改良,越改越涼」的局面?或許還得從夜市的歷史說起。

夜市從地攤開始 一度吸引馬國遊客 上個世紀60年代,就能在新加坡找到夜市的蹤跡。

1967年,馬來顧客在紐頓一帶的夜市購物,準備慶祝開齋節。(海峽時報)夜市老前輩佘財發在2008年接受《聯合晚報》訪問時透露,新加坡獨立後不久,一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們擺地攤謀生,但在越來越多人跟著仿效之後,其中一些人帶頭領導,約定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擺賣,久而久之就形成有規模的夜市。

據《聯合晚報》報道,當時比較興旺的地區包括加冷機場路和惹蘭加由,兀蘭靠近關卡一帶更是熱鬧。

由於當時新馬兩國貨幣價值相差不遠,兀蘭的夜市更吸引不少馬來西亞人特地前來「血拚」。

1965年在兀蘭舉辦的夜市。(海峽時報)問題是,當時的夜市缺乏正式組織,顧客攤主隨手亂丟垃圾,迫使有關當局禁止夜市擺賣。

幸好夜市得到「神助」,只要遇上神廟舉行慶典,聘請戲班演出大戲,當局就會容許夜市生存。

可惜,好景不長,大戲漸漸式微後,夜市轉而以展覽會(Expo)的形式經營。然而,展覽會也沒能持續很久,夜市也隨之沉寂,直到本世紀初才以大規模的「新型夜市」出現。

2003年在金文泰舉辦的夜市,甚至有車行擺攤售賣汽車。(新報)全國夜市商販商聯會會長卓俗錕告訴《聯合晚報》,現在的夜市由當局或社區組織籌辦,再公開給有關商家競標,再由取得經營權的商家分租出去。

為迎合年輕顧客改變,犧牲了夜市原來的味道? 嘈雜熱鬧的夜市,到了冠病疫情期間戛然而止,直到當局逐步解除各項防疫措施之後,才逐漸復甦。

今天的夜市通常在鄰里舉行,並在每個地點停留兩周到一個月左右,除了遊戲攤位,也有售賣服裝、家庭用品等雜貨的攤位,自然也少不了小吃攤位。

但現在的夜市小吃攤位為了吸引新顧客,不但會提供桌椅讓顧客當場用餐,也引進不少新口味,如之前提到的地瓜球和泰式奶茶。

現代的夜市為了方便顧客用餐,增設了桌椅。(聯合早報)為了吸引年輕顧客前來「打卡」,通過社交媒體分享關於夜市的照片和視頻,會否導致夜市「變味」,失去原有的味道,是許多人關注的一點。

成本高漲大幅推高夜市攤位租金,同樣讓不少人擔憂。

今年的芽籠士乃齋戒月市集攤位租金竟然高達1萬8000元的消息,也引起了不小的迴響。

租金高企,可能直接影響攤主的食物品質,長遠來說可能讓有意在夜市擺攤的人卻步。

載浮載沉半個世紀,夜市可說已經成了我國風景線的一部分,今後何去何從,除了需要大家支持,也看攤主如何克服眼前的挑戰了。


相关文章

  • 驚險!宏茂橋兩車猛烈相撞損毀嚴重,女童昏迷!目擊者挺身救援,現場畫面曝光
  •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鍵直達馬來西亞嗨玩周末
  • 三名拉丁美洲籍男子飛新加坡,闖豪宅盜走大量現金和珠寶!27小時內遭警方逮捕!
  • 速看!新加坡8個主流招聘平台,輕鬆找工作不用愁
  • 照片遭不法分子篡改行騙 劉燕玲吁民眾警惕
  • 惹蘭加由一組屋電錶箱起火
  • 總統促國人在衛塞節 反思人與人及人與自然聯繫
  • 逾一成尋求牙科服務的人 或患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 【958印象古早】獅城窯火轉型:三美光缶窯拆龍窯開陶藝班 家族傳人見證時代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