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新加坡最大私会党候选帮主,他变脱债救星帮6000户家庭

2023-04-02     月曦     48840

曾是新加坡最大私会党候选帮主,他变脱债救星帮6000户家庭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之事,但当债务雪球越滚越大,合法借贷和非法阿窿纷纷找上门,欠债者常常绝望无助。

38年来,王其俊是许多走投无路者的救星,他的几通电话能让债台高筑的他们走出债务深渊。

从关怀辅导中心的义工,到联合设立一望中心,再到10年前创办亚杜兰生命辅导中心,即使求救电话深夜打来,他也会换上衣服亲自登门。

为什么找他就能解决阿窿问题?他又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帮助这些欠债者?本期“人物面对面”,他是主角。

踏进王其俊的住家,未见其人,就听到他从墙后传来刘三姐的歌,中气十足。

第一眼看到皮肤白皙的68岁王其俊,一脸祥和,与私会党徒凶神恶煞或双臂纹身的刻板形象完全对不上,更难想像他曾是当年新加坡最大私会党的候选帮主。

曾是新加坡最大私会党候选帮主,他变脱债救星帮6000户家庭

王其俊辅导欠债者解决债务之余,也是烘培高手。此外,他唱的老歌悦耳动听,当年在大巴窑开摊卖面包时,很多顾客都特地点他献唱一曲,边听边吃他做的面包。(邬福梁摄)

30岁前

他荒唐糜烂

人说三十而立,王其俊的人生也以30岁为分水岭,前半生的荒唐造就后半生的灿烂。

1949年,他的父亲王兆玑在芽笼23巷开了琼华昌咖啡店。1954年,王其俊出生,排行老五。

自小,王其俊在芽笼咖啡店帮忙,小学三年级就跟店里工人学做面包蛋糕,自此爱上烘培。中四会考结束,英文和华文两科得了A等,其他科目成绩不理想,他成了家中八个子女中唯一的非大学生(除了大姐因时局没大学可念),顺理成章接手咖啡店生意。

“我们的咖啡店是许多私会党和流氓的聚集点,顾客有吃软饭的、载送妓女上下班的马夫、绑匪、借高利贷的、流氓、警方卧底;女的顾客,不是二奶,就是酒吧女郎、舞女、高级交际花或搞仙人跳的。”

耳濡目染下,他有样学样,成了芽笼一带的典型恶霸。小五以后,他白天放学在店里帮忙,晚上悄悄跟着阿隆去追债,看头目拿着一桶煤油摆在欠债人的亚答屋前恐吓放火;中学时,跟着帮友吸强力胶逛鸦片馆;16岁偷了父亲标会的6000元,到地下赌场豪赌输光,差一点被怒火中烧的父亲宣布脱离父子关系。

“我干这些事不为钱,只是觉得孤单,想得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父母忙着咖啡店生意,无暇照顾八个子女,有时我几天没回家,他们都不知道。”

成年后,他变本加厉。因年少学过功夫,他“战无不胜”:与帮友到邻国夜总会寻开心后,单枪匹马打走挑衅的邻国私会党徒;到邻国寻欢时,把一群骑着机车的不轨之徒打得落花流水。“以前一帮人坐在咖啡店,互相炫耀收了多少帐、睡了多少个国籍的女人、打跑哪个帮派的几个人,把不耻的行为当荣耀。”

除了会吹嘘能打,他还熟谙计谋。

当年为削弱其他私会党的势力,他先多次请这派人到咖啡店免费吃喝、培养感情后,故意在这派人面前编造被另一派人欺负的假象,让这派人代为出头,自己隔岸观火。之后,再到被打的一方挑拨离间,趁势收编,纳为自己帮派一员。

30岁那年

他成为准帮派接班人

30岁那年,王其俊被点名为私会党老共主的接班人,统领帮派。

老共主王水朝有恩于他家。王其俊的父亲与人合资经营咖啡店不到一年,合资伙伴提出1万元的出顶费,谁付得起谁继续经营。王爸爸正愁没钱之际,常光顾咖啡店的王水朝二话不说,几个小时后,用报纸包着1万元现金交给父亲。

“我当时14岁,刚好在场见证一切。对这慈祥和蔼、有点像小学校长的长者非常感恩。“当时他对王水朝的背景一无所知。

18岁时,王水朝向王其俊“晓以大义”:“你们做生意,最好穿一件衣(加入私会党的暗语)、举一面旗(有帮派靠山),这不是要与别人挑战,而是在发生事情时有所照应。”

出于报恩,一场简单入会仪式后,他成了当年新加坡最大私会党洪门会一员,家人并不知情。洪门会当时在马来西亚也颇有势力,会员上万人。

出于对王其俊的偏爱,王水朝特地交代手下不让王其俊参加党内活动,只在中元节庆典时让王家出钱支持。然而,这片心意却枉费了,年少气盛的王其俊为求认同,开始过着他所谓的“丧尽天良的糜烂生活”。

王其俊情商高、对前辈毕恭毕敬,又能翻译英文书信,深得王水朝的疼爱。加上性格豪爽,对其他帮派成员出手大方,任何释囚来咖啡店喝茶都会收到王其俊200元的见面礼。不到31岁,他就被王水朝选定为帮派的共主接班人,准备在7月的仪式中上位。

王其俊深知当上共主,难有善终,极有可能受牢狱之灾。但感恩于老大,无法拒绝。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没什么愿不愿意,只得随波逐流。”或许这不平凡的经历,让王其俊后来辅导误入歧途者时,更能与对方产生共鸣。不料,仪式举行前三个月,王水朝去世。群龙无首,仪式取消,王其俊幸运地“脱困”。

“对我来说,是一大解脱。毕竟我当时结婚五年,大儿子也3岁了,对吃喝嫖赌的生活渐渐感到厌倦。”

31岁后

他因信仰蜕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