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新加坡万事通”菜单栏···键 设为星标
万事通说
新加坡的经济杂菜饭不经济了……
说起新加坡的小贩中心,便宜、样式丰富、国民食堂等名词瞬间浮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但如今的小贩中心,却遭到很多人的诟病:价格越来越贵、不少有手艺的摊贩撤档、吃杂菜饭价格忽高忽低……
最让人心里复杂的就是杂菜饭了,一项简单、便宜的美食,却硬生生让人生出了开盲盒的感觉。
定价不透明
买菜饭像开盲盒
杂菜饭也被称为经济饭菜,新加坡的各个食阁、小贩中心和咖啡店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杂菜饭摊位上,一般会有十几种不同的菜类供顾客选择,肉、蔬菜、海鲜、汤等等,任凭顾客自选。
但随着这几年新加坡物价飙升,物美价廉的杂菜饭也变得不太友好。本就不太透明的杂菜饭价格,现在更加让人难以琢磨。
大多数摊位并未将每一道菜的价格标出。很多时候有人选到了价格贵的菜,最终付钱时为时已晚。
买杂菜饭成了开盲盒,运气好物美价廉,运气差米珠薪桂,比赌博还挑动人们的心。
有通心粉表示,自己曾吃到过10新元的一肉两素杂菜饭,价格让人瞠目,但摊主已经盛饭了,就只能无奈接受。
蔬菜当肉价卖
菜饭价格极其不透明
不同的摊位,对于菜价、肉价有着不同的价格。
特别是一些有荤有素的菜,一些摊贩就将其价格按照肉价算。比如青椒炒肉、蒜苔炒肉,都按照肉价算。炒豆腐,如果有肉碎,有的摊贩也会将其定义为肉价。
但如果是青椒炒海鲜,则按照海鲜的价格售卖。
甚至还有个别摊贩,将菌类和西兰花当作肉菜卖。还有的摊贩,会把茄子、金瓜等当作更贵的特殊蔬菜卖。
而肉丸、排骨、肉排、鸡腿一般都作为特选菜肴另算价格。
买菜不可怕,就怕菜价后边加“+”,不同的菜加的价格还不一样。价格一点也不透明。
分量不固定
同样的勺子盛出不同的菜
不只是买菜像开盲盒,师傅盛饭也是个技术活。
一般而言,一份菜就是舀菜勺一勺的量。但在不同的师傅手中,给出的量也是不一样的。
有人盛得多,有人盛得少。
这样一说,通心粉们是不是很眼熟,像极了中国学校食堂阿姨盛的饭。
一些经验丰富的师傅,会根据顾客的情况酌情处理。
比如对于年长者而言,盛菜师傅会将两份菜或3份菜拼成一份的量,只收一份菜的钱。
菜饭价格飙升3年
专家预计价格还会接着涨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的消费指数,近10年的一肉两素的菜饭平均价格在3新元左右。但这一价格从2020年开始逐步上升,2022年1月是3.42新元,今年2月为3.78新元。
而小贩中心的饭菜价格,与本地食材价格息息相关。这段时间西红柿价格贵了,相应的菜肴价格就会贵一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