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向全世界宣布:我們是華人不是華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本地人和外來人要團結!

2023-04-20

點擊上方「新加坡萬事通」菜單欄···鍵 設為星標

萬事通說

李顯龍演講,信息量超大!

疫情過後,新加坡再次面臨諸多挑戰。

國際局勢動盪,新加坡該如何立足?

本地人與外國人、新移民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

中美關係緊張,新加坡該如何做?

新加坡領導人接班情況如何?

新加坡調查也發現,有86%的新加坡人認為,新加坡應避免中美之間選邊站!

就在昨天(4月19日),新加坡 總理李顯龍在國會上發表了大篇幅講話,指出 新加坡當下面臨的危機與挑戰,中美關係,以及新加坡如何應對,信息量超大……

快來跟著萬事通一起看看吧!

86%的新加坡人認為

應避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新加坡華人不是「華僑」

在昨天(4月19日)的國會上,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透露出了這樣一組數據。

通訊及新聞部調查發現:86%的新加坡人認為,新加坡應該根據國家利益行事,避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這也符合新加坡一向的外交立場,中立!沈穎表示,新加坡外交政策以原則為重,不是以尋求平衡為重,新中關係和新美關係就不是靠新加坡單方面施展平衡術得來,而是建立在多年實質、互惠共贏的合作經驗之上。

沈穎

沈穎強調:「新加坡人既擁有獨立國家公民的身份,也擁有自己身為華族、馬來族、印族或其他種族的文化認同。國民認同和文化認同是兩回事。」

她認為,新加坡華人十分清楚他們是新加坡公民也是新加坡華人,不是「華僑」,因此新加坡的外交政策須充分代表所有新加坡公民的利益,包括對和平安全的外部環境、穩定的國際秩序、及全球化的市場經濟體制的追求。

李顯龍總理也曾對華人和華僑做出一番解釋!

李顯龍總理談中美關係:

短期內不會改善

新加坡堅守「一個中國」原則

李顯龍表示,中美關係影響世界格局與安全。他認為,兩國關係短期內不會改善。

「這樣的前景讓人擔憂,但我們仍希望中美關係不要惡化,雙方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礎上修復關係。」李顯龍說。

兩國關係會讓新加坡民眾承受情感上的牽絆、商業上的壓力及思想觀點的影響。

但他也重申,新加坡堅守著「一個中國」原則,這是不可逾越的紅線。

李顯龍總理呼籲

本地人、外國人、新舊公民

應團結一致應對危機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呼籲, 切勿讓壓力造成社會斷層加深,導致貧富、保守與開放、本地人與外國人,新舊公民,以及不同種族宗教社群之間的分裂。

李顯龍表示,「 請不要把社會和諧視為理所當然的。這是非常珍貴且脆弱的。我們應持續維護它,不斷加強社會凝聚力和國家的力量。 」

每當新加坡面對可能引起分裂的問題,向來都是尋求中庸之道,縮小分歧,相互退讓,以及彌合分裂。 從不大擺姿態、玩弄文化或身份認同政治,或分裂社群,導致人民相互對立。

「 我們的本能是團結新加坡人。我們須保持這樣的思維和做法。 」李顯龍說道。

為此,他再三提醒,外部危機不該讓新加坡出現分化! 新加坡首先須保持團結,才能在動盪不安的國際環境中站穩腳步。

新加坡人必須自力更生,有進取心和企業精神,讓新加坡在動盪的世界裡繁榮昌盛,做到最好。

為換取未來更大的收益

全體人民須做好推遲眼前回報的準備

在國會上,李顯龍兩次重複引述時任勞工部長拉惹勒南1968年參與政府施政方針辯論時,就工業發展必備要素所說的一段話:

要取得工業發展就必須持續努力,也要準備動用儲蓄、敢於冒險和創新、對未來充滿熱忱,並且願意作出邁向現代化所需的痛苦調整。 最重要的是,全體人民必須準備好推遲眼前的回報,來換取未來更大的收益。

他強調,拉惹勒南當時說:「如果我們不準備付出這個代價……就只能取得很小或無法取得經濟發展。」

拉惹勒南

當時正是全體新加坡人響應了拉惹勒南的號召,為國家建設盡心盡力,才有了如今的新加坡。

現在,新加坡再次進入艱難時期,李顯龍表示,拉惹勒南50多年前說的這段話,如今仍是有效、重要的。

新加坡面臨諸多風暴夾擊

將導致社會出現新的壓力和緊張關係

李顯龍總理明確表示,新加坡面臨的風暴「不只一個,而是數個」。新加坡人必須意識到外部局勢的嚴峻,紛亂的外部環境將導致新加坡社會出現新的壓力和緊張關係。

在他看來,新加坡面臨的外部環境挑戰,除了中美關係,主要還有2個:俄烏戰爭、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出現挑戰。

俄烏戰爭

俄烏戰爭持續超過一年,已陷入僵局,雙方沒有贏家,也沒人輸得起。戰爭升級的危險一直存在。

李顯龍表示,兩國戰爭已經造成負面影響,全球能源、糧食和肥料供應受阻斷,物價隨之高漲……

高通貨膨脹,會加劇新加坡中低收入家庭的困境。

全球多邊貿易受衝擊

很多國家將國內和國家安全放在優先地位,不再談貿易雙贏,當國家發生爭執時,會影響雙邊貿易。這引發各國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

全球貿易體系分裂,則意味著經濟增長更緩慢和不確定,會對行業、員工、工作等造成影響。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國際貨幣組織最近估計,從長遠來看,全球經濟碎片化有可能使全球生產總值累計減少7%。

對於新加坡而言,一個穩定且運作良好的國際貿易體系是至關重要。而全球多邊貿易受到衝擊,會對小型的開放經濟體構成嚴重影響。

李顯龍總理談應對世界格局:

打造讓人引以為傲的新加坡

新加坡該如何應對紛亂的世界格局呢?

李顯龍總理表示:

「我們要維護國際聲譽,把代表素質、可靠和效率的新加坡品牌加以發揚;充分發揮優勢,把機遇化為成功;堅守我們的信念,貫徹原則以推進新加坡的利益。這樣才能讓別人認真對待新加坡,才能發揮大於我們的作用。

我們雖然是個小島國,但我們人民的意志不小、心胸不狹隘,志向也不小。讓我們敢於突破,志存高遠。讓我們政民一起努力,建設能讓我們和下一代引以為傲的新加坡。」

必須維護多年的良好信譽

讓「新加坡」這個品牌更深入人心

在國會上,李顯龍總理也‍‍表示,新加坡必須維護多年來建立的良好信譽和國際地位。

世界上很多國外領袖和商界代表,都表達自己對新加坡的讚賞,很多人讀過李光耀的書籍,並期望自己的國家也能像新加坡一樣。

「他們重視新加坡品牌,對新加坡也有好的印象,我們因此能繼續為新加坡人製造良好的就業機會。」 李顯龍說道。

許多人把新加坡的良好聲譽視為理所當然,他們持有新加坡護照自由出國,在海外以新加坡人的身份為榮。但他們並未意識到, 良好聲譽有多重要,或對一個沒有天然資源的小島國是如何異於常規。

李顯龍解釋,新加坡面積很小,世界地圖上幾乎看不到。國家人口少,中國和印度是新加坡人口的250倍,美國和印尼超過40倍,大馬是新加坡人口的5倍。即便與其他大城市相比,新加坡人口也不在前50。

如果新加坡不脫穎而出,其他國家和投資者沒什麼理由要關注這個小島國?!

李顯龍表示,正因為新加坡在國際上享有的良好聲譽,才讓新加坡的一切為人所知:國家制度、應對疫情時的突出表現、國民素質高、工人勤勞可靠、專業人士能幹值得信賴……

所以,新加坡要維護多年來在國際上建立的良好聲譽,秉持一貫原則行事。也正因此, 人們對「新加坡」的信心與信任與日俱增,在這樣一個風雲變幻的世界裡,是寶貴的資產。

新加坡必須保持開放

打造國際樞紐地位

為了讓新加坡在動盪的世界裡繁榮昌盛,不只是要新加坡人團結一致,維護自身良好聲譽,新加坡也應繼續保持開放和連接,打造國際城市和樞紐地位。

李顯龍總理表示,一些大國可以閉關自守,但新加坡是個小島國,不能這麼做。

新加坡的生存取決於與世界做生意,為他人創造價值。因此, 新加坡的戰略是加倍努力、保持開放以及與世界聯繫,繼續成為一個能發揮作用的國際城市和樞紐。

第4代領導班子已準備就緒,

李顯龍總理呼籲大家全力支持

新加坡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領導人。

李顯龍總理表示, 第四代領導班子已經準備就緒。在冠病疫情期間,整個第四代領導團隊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他們來說,那是一次成長經歷。通過處理危機,他們更了解彼此,對彼此的判斷和能力更有信心。」

李顯龍也呼籲新加坡人全力支持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和第四代領導班子,無論是現階段,還是在他們接棒後。

「請幫助我促成領導更新成功,為了新加坡好,也為你們。支持為你們勤奮工作、運行有效的政府; 推選你們能信任的領導人,帶領我們前行;給自己最好的機會,確保我們的制度在未來的日子裡,為新加坡人良好運行。 」

總結

危機、危機,既是危險也是機遇,在全球動盪的大環境下,新加坡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針對此事,通心粉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 The End -

帶你解鎖新加坡

熱乾貨:實用的留學移民政策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1622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37 新幣

(*截稿前更新)


相关文章

  • 醫院食齋米粉3樣料 患者指7元太貴
  • 1腳車道有縫隙 騎士訴人傷車損
  • 微退休成就業新趨勢 停工探索興趣者占比上升
  • 馬國擴銷售與服務稅措施明日生效 外國人需承擔高昂費用
  • 新加坡星展銀行宣布推出200萬新幣現金回扣!每周六領取一次!
  • 烏節路*SCAPE青年中心煥新升級 11月重開聚焦創業與數碼科技
  • 亞洲旅遊持續升溫 中國取代日本躍居最熱門目的地
  • 女子在新加坡知名甜品店吃沙冰咬到塑料!怒索1.6萬新幣賠償,甜品店回應了…
  • 新加坡今早突發大案!通緝犯逃跑撞車,警方圍捕三人涉毒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