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新加坡領導人這次做出了非常清醒的判斷,就在中國專機抵達菲律賓前,李顯龍率先表態,強調新加坡嚴格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這也給菲律賓打了個樣。應菲律賓外長的邀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將展開對菲律賓的訪問。有外媒評論說,中菲關係現在正面臨「大起大落」。眼下,菲律賓和美國為期18天的「肩並肩」聯合軍演還在繼續,馬尼拉又向美軍開放了4個軍事基地,直接將矛頭對準了南海和台海。隨著美國干預台海問題的意願不斷加強,菲律賓一些人感到自己得到了可乘之機,不僅要藉助美國的軍事援助強軍擴武,還想在南海「撈上一筆」。對中國而言,這就造成了南海和台海問題聯動的複雜局面。
圖為菲律賓總統馬科斯
雖然菲律賓總是以「弱者」自居,強調自己「別無選擇」,但事實上,菲律賓的投機行為勢必加劇中美戰略競爭的風險。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因為菲律賓特殊的地理位置,美國有了這塊跳板,其直接干預台海的信心也將極大提升,這無疑會加大中美之間直接對抗的風險。菲律賓這次主動邀請中國外長訪問,顯然是想討好中國,做出一些口頭上的解釋說明,避免引起中菲關係的重大波折。但是在加強對美安全合作的問題上,菲律賓是否會做出行動上的改變?我們有理由持懷疑態度。按照現在的趨勢下去,如果中美之間發生直接對抗,小馬科斯政府很可能以履行菲美共同防禦條約為由,倒向美國。
圖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在台海、南海局勢都在升溫的背景下,同為東協成員國的新加坡,發出了警告。4月19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會發表演講的時候,就明確表示,中國大陸將台灣視為最重要的課題,一個中國原則是北京最紅的一道紅線。他表示,西方國家受意識形態的影響,不斷試圖挑動兩岸關係。李顯龍警告說,台海局勢出現誤判和意外的風險正在增高。李顯龍呼籲中美之間保持溝通,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修復關係」。
李顯龍的這一表態,可以說是給菲律賓提了醒,那就是大國政治博弈的風險在累積,作為地區內的中小國家,不應該將自己置於風暴的中心。而菲律賓現在這種想鑽大國競爭的空子,甚至是利用、挑動大國競爭,為自己撈好處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
圖為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
其實,在面對大國競爭加劇的時候,新加坡也不是沒有走過彎路。當年,菲律賓的阿基諾三世政府不顧中方反對發起了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引爆了中菲關係。而新加坡明明不是南海聲索國,卻一時腦袋發熱為所謂的「仲裁案」站台,在國際多邊場合向中國施壓。結果這引起了中新關係的波動,新加坡國內也出現了罕見的外交戰略辯論。走過了彎路,也經過了反思,現在新加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大國之間「選邊站」的危險。
和新加坡相比,菲律賓的外交戰略延續性差,經常隨著領導人的更換出現急劇地搖擺。就連菲律賓學者都感慨,菲律賓存在小國政治的悲劇。一個特點就是短視、往往聚焦於眼下的利益,缺少長遠的大戰略規劃。以前這樣的做法可以讓菲律賓兩頭漁利,但是隨著大國競爭的加劇,菲律賓輾轉騰挪的空間正在被壓縮。美國現在收緊菲美同盟的套索,越來越把菲律賓綁在制衡中國的戰車上。菲律賓如果不即時採取措施為自己鬆綁,那麼失去平衡是早晚的事,小馬科斯政府真的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