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曾邀请李光耀出任秘书长,但他最关心的却是新加坡

2023-04-26     缘分     16441

专家评价、专业水准

基辛格与李光耀是同一年(1923年)出生的人,他 于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德国菲尔特,犹太人后裔,今年正好100周岁。他是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前美国国务卿、美国国家安全顾问。1973年,基辛格获诺贝尔和平奖。2016年 ,基辛格获得了美国国防部卓越公共服务奖章。

1969年到1977年之间,基辛格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2015年 10月 23日病逝同日,基辛格即向《华盛顿邮报》撰文纪念这位“亲密的私人朋友”。他高度评价了李光耀在新加坡的建设成就,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在中美之间保持积极关注的国家 。在基辛格眼里, 李光耀一生矢志不渝的就是追求全球秩序,因为这一秩序是新加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而这样的秩序和规则,如果没有大国之间的均衡是无法实现的。

联合国曾邀请李光耀出任秘书长,但他最关心的却是新加坡

图为李光耀与基辛格在一起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命运原本没有给他足够大的画布

基辛格说:命运原本没有给他足够大的画布。李光耀是一位伟人,他是一位亲密的私人朋友,我认为和他相识,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幸事之一。一个需要从最初混沌中产生秩序的世界将会怀念他的领导能力。李光耀是以新加坡国父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之上的,新加坡当时还是一个只有近一百万人的城市。他成长为世界政治家,他的行为举止就像是给世界各地领导人作出的良心表率。

命运最初看起来,没有向他提供一幅能够超越一般性地方性成就的画布,在去殖民地化的第一阶段,新加坡成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由于新加坡多数华裔人口和占多数的马来人关系紧张,更多的是出于给这个难驾驭的城市上一堂有关依赖性的课,马来西亚切断了与新加坡的联系,毫无疑问,培养了新加坡的独立精神。

2. 城市国家也能实现繁荣

但是伟人能够拥有超越物质盘算的透彻视野。李光耀没有按照传统观点行事,他选择了独立建国。这一选择反映了他对新加坡人民的品质非常抱有信心。他宣布,虽然没有可以依赖的经济资源,作为前殖民海军基地这个重点工业已消失,但这个坐落在沙州的城市仍能实现繁荣,取得国际地位,这要基于它的主要资产:新加坡人民的智慧、勤劳和专注。

李光耀和他的同事们坚持教育质量,打击腐败,注重管理实效,他们把新加坡人均年国民收入从1965年独立时的500美元提高至今天的约55000美元。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使新加坡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东南亚领先的大都会。

3. 全球战略秩序的导师

李光耀卓著的表现只是这一成就的一个部分。卓著的领导能力甚至更加重要。随着数十年时间的逝去,看到李光耀作为全球战略秩序的导师(就现实层面来说只是一个中等城市的市长)跃上国际舞台是令人感动的,也是鼓舞人心的。

李光耀访问华盛顿在美国是全国性的事件,总统与他的对话几乎是自然而然的,内阁和国会的重要成员想与他举行会谈,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想听新加坡的国家问题。李光耀很少为获得援助游说决策者。他的主题是美国对于和平世界的保障和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贡献。他的对话者们并非为请愿而来,而是为了向一位我们时代真正的、深刻的全球思想家学习。

超过45年间,李光耀和我总计见过数百次, 他没有劝导,他从不感情用事,他不是冷战分子,他是追求世界秩序和负责任领导能力的朝圣者。他理解中国的相关性、中国巨大的潜力,他经常就这一点向世界进行启蒙。但最后,他坚持认为,没有美国,世界将无法实现稳定。

4. 美国民主不符合现代标准

李光耀在国内的执政方法,与美国目前的宪法理论的观点不符,但即便是这样,说句公道话,托马斯-杰斐逊时代的民主就符合吗?在杰斐逊的时代,人们的选举权是有限的,投票要有满足财产条件,那时候还存在奴隶的问题。现在不是讨论是否有其它选项的时候。如果新加坡当时选择了批评者所说的道路,它可能因为种族混杂而崩溃,就像是叙利亚目前所面临的局面那样。

我在写悼词开始时提到我与李光耀的友谊,他不是能说许多动感情话的人。他几乎总是谈及实质性内容,但人们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牵托,与李光耀的对话是对支撑一个人目标感的信任投票。他将生命献给了公众服务,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共同探索。

李观天下 好评如潮

《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主要收录了李光耀对世界大国和国际趋势的分析与见解,其中有6个章节分别涉及中国、美国、欧洲、东南亚、中东等。李光耀一生密切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他洞察天下与人生, 凭借其丰富经验和深刻洞察力,对今天世界的形势和20年后世界可能展现的面貌提出看法。相反,在横跨美国、中国、亚洲和欧洲的广博叙述中,他剖析了它们的社会、探究其人民的心理,并提出了有关这些国家未来的结论。

联合国曾邀请李光耀出任秘书长,但他最关心的却是新加坡

《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指出:到203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越美国。在这方面,中国的外交政策方针更为明智。他们不认为改变别人的制度关他们的事。制度怎么样,他们就怎么样去应对,并尽量从中获取好处,而不把自己套牢。

美国人的问题是,他们带着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制度的想法介入,结果是一次又一次证明他们错了,他们没有改变世界。他们可能可以改变斐济、瓦努阿图这些新兴且文明未深的社会,并且可以通过如基督教来征服它们。但是他们可以改变中国或印度吗?它们可是本身有古老传统的国家。

《李光耀观天下》 天下人好评如潮

《李光耀观天下》对世界广泛的课题做了独特和坦率的分析,将半个世纪以来其他领袖向李光耀请教的精辟见解展现于前。

——亨利·基辛格博士,美国国务卿(1973—1977)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