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融入新加坡,
申请公民身份越容易成功
综合以上信息,以及过去申请新加坡公民成功的案例,我们发现:
申请者与新加坡的联系越紧密,在经济、工作、社会等方面贡献越大,定居生活时间越久,申请公民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通俗来说,你已经融入新加坡,将自己当成新加坡人,在新加坡成家立业,基本上就能获得新加坡公民的身份。
新加坡反对党领袖毕丹星,也曾透露新加坡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新移民:
新加坡需要:
1. 真正了解新加坡,高度接纳新加坡生活方式的人
2. 真正想要在新加坡生活的人
3. 已经在新加坡以永久居民(PR)生活了一段时间,证明自己已经融入新加坡的人
相对的,新加坡拒绝这些新移民:
新加坡拒绝:
1. 只看重新加坡护照的强大与便利
2. 看重新加坡拥有的安全稳定的环境
3. 贪图新加坡有利于他们的资产和财富
4. 儿子不参加国民服役
5. 将入籍新加坡作为移民其他国家作为跳板
新加坡议员曾提议公开筛选条件,
内政部部长:现在、以后都不公开
究竟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拿到公民身份呢?这是一个让无数PR想破头也没想明白的问题。日前,新加坡国会反对党领袖毕丹星提出了这个疑问。
他表示新移民入选的条件不公开透明,导致很多人申请失败。为此,毕丹星希望新加坡能公开新移民的筛选条件。
这简直就是喊出了大家的心声啊!每一次申请公民,都有如雾中看花,想不清、道不明,申请成功不知道为什么成功,失败也不知道为何被拒。
即便如此,新加坡也未曾透露具体的审核条件。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在国会强调:现在不公开,以后也不会公开标准。
不过,在讲到2022年新加坡获取公民和PR的人数时,英兰妮部长透露,新加坡在审核公民和永久居民权时,会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申请者与新加坡的联系、经济贡献、学历、家庭结构、年龄,以及他们在新加坡生活了多久。这是为确保新移民能融入本地社会,并为新加坡做出贡献。
这和内政部昨天发布的声明上提出的几乎没什么两样。
综合起来就两点:融入新加坡的程度、对新加坡做出的贡献!
新加坡容易成为PR、公民的方式
是“教育移民”
其实,以万事通对新加坡的了解,普通人想成为新加坡PR,进而成为公民,更容易的方式还是“教育移民”。
接受本地教育越早、越长,越容易拿到新加坡PR或公民身份。2022新加坡人口白皮书透露,在本地读到中学以上的学生拿到PR的比例占到了84.3%,公民则占了80.7%。
在新加坡读书的留学生,只需在新加坡居住满2年,并且及格一次国考(O水准/A水准/PSLE 都算),就有申请PR的资格了。当然,最后批不批还是看脸,但起码能申请了。
这是只有在求学阶段,才能享受的“福利”,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如果你对留学新加坡感兴趣,也欢迎添加万事通老师展开1对1咨询。
近日又重提英文作为公民审核,
再一次被新加坡部长反怼
近日,关于英语成为新加坡公民申请条件的提议,甚嚣尘上!
4月21日,新加坡反对党领袖毕丹星在国会上,再次提出将英文设为新加坡公民审核的条件。
他表示,移民政策应和双语政策保持一致,申请者也更能明白新加坡多元种族文化的特性。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唐振辉明确提出了反对:“我不会说英语能力不重要。它有它的价值,但不应该把它作为单一资格测试。不要把它作为申请公民权的单一评估点。”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