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业巨子商海浮沉路:29岁成银行董事,风光的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2023-04-26     于晏     17968

每天早上,父子二人从家中出发,探讨当天的重要新闻。每天工作结束时,黄祖耀也会将当天的交易记录和公司在银行的账目拿给父亲看,听取他的意见。

那一年,黄祖耀和父亲交谈的时间和次数,远超21年来的总和。

也正是在这条家中到公司的路上,黄祖耀如同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著父亲经商的知识,快速成长。

“一个出色的商人必须确保自己明了世界和社会的动向。我们不可能样样都知道,但至少我们应当做到比普通人懂得更多。只有掌握有关信息之后,我们才能够在生意上作出正确的决策。”父亲的这番话,让黄祖耀铭记了一生,也影响了他一辈子。

新加坡金融业巨子商海浮沉路:29岁成银行董事,风光的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新加坡金融业巨子商海浮沉路:29岁成银行董事,风光的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29岁进入大华银行当董事,

风光无限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1958年,29岁的黄祖耀进入大华银行担任董事,很快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深受董事会和父亲的信赖。

明面上风光无限的黄祖耀,私下里却有些艰难。

从土产交易到银行,前者是一个人的冒险,后者是一个团队的奉献,对于黄祖耀来说,观念的转变是个很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由于中学辍学,接受的教育程度不足,黄祖耀在看文件时,经常要比其他同事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但相应的好处在于,这让他记得更清楚。

虽然他也有些后悔自己提早退学,没能继续接受教育,但对黄祖耀来说,父亲的言传身教,不是大学教育所能学到的。

黄祖耀功成名就后,也见到过很多掌握有大量知识的大学生,但他们处理问题时却犹犹豫豫,很难适应商场快速多变的要求。

新加坡金融业巨子商海浮沉路:29岁成银行董事,风光的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新加坡金融业巨子商海浮沉路:29岁成银行董事,风光的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31岁接班领导大华银行,

首次出手就将业务拓展到国外

2年后,父亲辞去了大华银行总经理的职务,黄祖耀被董事会一致推荐为继任者。年仅31岁的他,开启了大华银行的新时代。

当时的大华银行,除了莱佛士总行外,仅有一间分行,主要业务是收取存款,再借贷给其他客户。

在黄祖耀看来,有必要设立一个外汇部,为新加坡和印尼间的贸易提供融资服务。但大华银行却缺少了“资质”!当时只有英资银行和另一家银行才符合“资质”,是“第一级”银行。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黄祖耀多次访问印尼,拜访多名相关人士,终于在1963年让大华银行获得认可,成为“第一级”银行,可以开出发货担保单,将银行业务发展到印尼。

新加坡金融业巨子商海浮沉路:29岁成银行董事,风光的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新加坡金融业巨子商海浮沉路:29岁成银行董事,风光的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带领大华银行走上快车道,

资产规模$4593亿成“新加坡最佳银行”

1970年,黄祖耀带领大华银行成功上市,成为新加坡第一家公开上市的银行。

1971年,在黄祖耀的领导下,大华银行首次收购了另一家新加坡银行 - 崇侨银行。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1972年收购利华银行,1984年收购远东银行,1987年收购工商银行,2001年收购华联银行。

在黄祖耀的带领下,大华银行从一家小小的银行,发展成为业务跨越金融、保险、股票经纪、房地产、酒店管理、旅游、制药业等多个领域的大型跨国财团。

产业遍布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500多个办事处,资产规模高达4593亿新元(约合人民币22341亿元)。

大华银行被《亚洲货币》评为“亚洲第三稳健银行”和“新加坡最稳健银行”,美国《环球金融》评其为“新加坡最佳银行”。

新加坡金融业巨子商海浮沉路:29岁成银行董事,风光的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新加坡金融业巨子商海浮沉路:29岁成银行董事,风光的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本人功成名就,

身家510亿登胡润富豪榜

黄祖耀本身也功成名就,曾在1990年和2001年两次获颁新加坡杰出商人奖,并于1995年获颁东盟杰出商人奖。

1969年-1973年、1977年-1979年,他两度共出任三届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并从1987年起任商会名誉会长。

2016年,黄祖耀出任新加坡金门会馆荣誉主席,这也是会馆史上第一次委任荣誉主席。

2023年3月2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黄祖耀以510亿元财富位列榜单第333位。

新加坡金融业巨子商海浮沉路:29岁成银行董事,风光的背后是艰难的挑战!

新人物· 精选

点击以下连结,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