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重拳降温楼市,外国投资者或转移资金?私宅涨幅加快,第一季环比升3.3%

2023-04-29     月曦     35745

一名不愿具名、拥有超过20年经验的房屋经纪说,双悦园展销厅的人潮星期四微跌了一两成,不过这是新措施出台后的常见现象,等买家理清思路后,人潮就会回流。另外,这些调整对高净值的投资者来说影响也不大。

她指出,新措施生效后,发展商为了留住买家,估计不会将公寓价格定得过高。

房屋经纪陈思越则提到,原本下个月要飞来新加坡购买公寓的中国客户被这项措施打乱了计划,暂时对买房持观望态度。

来自日本的裕子(Yuko,37岁,家庭主妇)去年4月和丈夫一起移民到新加坡,原本想买公寓,但看到新闻后决定暂不考虑购屋。“我们也会看情况要不要申请公民后再买房,因为我们目前租住在公寓,以后也只会考虑买公寓。”

新加坡公民郭肖恩(32岁,招聘人员)星期四和母亲到双悦园展销厅看房,据他观察,在场的潜在买家主要是新加坡人。

他说,由于他购买的是第一套房产,因此不受新措施影响,当天就交了支票表达意向,计划购买二房或三房公寓单位。

不过,郭肖恩说,他原本有意购置多一套公寓单位作为投资,但当购买第二套私宅的额外买方印花税在2021年调高至17%时,他就开始犹豫,现在则完全不会考虑。

从菲律宾搬来新加坡定居已有13年的永久居民雷蒙德(44岁,市场研究员)在新措施宣布后打算尽快买房。“因为我本身有购屋需求,怕之后会推出影响到我的措施,所以我希望今年内就买房,除了私宅以外也会考虑转售组屋。”

新加坡私宅价格加快增速

今年第一季环比升3.3%

新加坡整体私宅价格加快增速,在今年第一季环比上升3.3%,销量环比大涨82%至1256个单位。

市区重建局4月28日公布的最新确切数据显示,第一季整体私宅价格指数环比上升6.2点至194.8,涨幅相当于3.3%,高于去年第四季的0.4%涨幅。

在非有地私宅价格方面,代表中档私宅的其他中央区(RCR)价格涨幅最大,第一季上升4.4%,高于前一季的3.1%;代表大众化私宅的非中央区(OCR)价格涨1.9%,扭转前一季的下跌2.6%;代表高档私宅的核心中央区(CCR)价格涨0.8%,高于前一季的上涨0.7%。

有地私宅的价格涨幅大于非有地私宅,在第一季环比上升5.7%,高于前一季的0.6%涨幅。

私宅租金也连番上扬,环比上升7.2%,比前一季的7.4%涨幅稍高。

私宅市场交易活跃,房地产发展商在第一季卖出1256个单位(不包括执行共管公寓),远超在前一季售出的690个单位。

发展商也积极推出新私宅单位,达到1312个,前一季只推出504个单位。

商用房地产市场相对平稳,办公空间租金环比上升5.1%,涨幅与前一季相同。办公空间价格在去年第四季上升3.7%,第一季价格则保持不变。

空置率则稍微下滑0.1个百分点,达11.2%。

零售业复苏,但零售空间租金却没有如预期般回升,反而延续跌势,但跌幅收窄。第一季租金稍微下滑0.3%,跌幅小于上一季的1.1%。零售空间价格下滑0.9%,也小于前一季的2.1%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