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些社运人士及外国组织关切我国死刑制度 律师:我国法律制度公正透明

2023-04-30     月泓     12998

本地一些社运人士及外国组织关切我国死刑制度 律师:我国法律制度公正透明 本地一些反对死刑的社运人士和一些外国人权组织对我国的死刑制度表示关切,针对一些死囚即将被执行死刑发表看法,有些还要求我国重新审核死刑制度。对此,内政部已明确表明我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制定死刑相关政策,希望他人尊重我国的法官和刑事司法制度,受访执业律师表示,我国的法律制度公正透明,每个死囚被判刑前都获得法律援助并得到公平的审讯。 

46岁的新加坡籍毒贩Tangaraju Suppiah因为教唆他人走私超过1公斤的大麻,在2018年10月9日被判处死刑,已在本月26日正法。 

本地一些社运人士及外国组织关切我国死刑制度 律师:我国法律制度公正透明 英国亿万富翁布兰森。(图:法新社)

英国富豪撰文关切我国的死刑制度 在他被执行死刑之前,英国亿万富翁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就在本月24日撰文针对他的死刑刑罚提出看法,指这名毒贩不应该被判处死刑,还声称他的判刑不符合标准,指“我国将要杀害一名无辜的人”。布兰森也指我国政府多次无法提出实质的证据,证明针对毒品相关罪行的阻吓措施有效。他还指我国对少数族群滥用死刑、骚扰人权捍卫者和死刑案的辩方律师。 

对此,我国内政部回应说,布兰森博文的内容显然并不属实。当局早前已多次就他的指控做出澄清并提供证据,但布兰森视而不见,继续随意批评我国处理毒品相关案件的做法。

内政部也说,布兰森的博文显示他不尊重我国法官和刑事司法制度。

布兰森去年也曾针对一名毒贩被处死,反对我国的死刑制度。内政部去年邀请布兰森到我国,同律政兼内政部长尚穆根进行现场电视辩论,但布兰森拒绝。布兰森也是全球毒品政策委员会(Global Commission on Drug Policy)的成员。

本地一些社运人士及外国组织关切我国死刑制度 律师:我国法律制度公正透明 锺庭辉律师。(图:受访者提供)

律师:我国法律公正透明 执业32年的资深律师锺庭辉受访时表示,我国的法律制度公正透明, 每个死囚在受刑之前都获得法律援助,也都经过系列公正透明的审讯,当中包括在有两位律师辩护的情况下进行的刑事审讯、上诉和总统特赦以及司法审核等。另外,我国的法律也与时并进,适时进行修改,有些原本被判死刑的囚犯在法令修改后,刑罚也获得减轻,如改判终身监禁。

“最近许多人关注的67岁马国父亲张家平十年来坚持越堤探监的个案就是一个例子。” 

他的儿子张俊炎在2008年6月因走私海洛因,被我国警方以贩毒罪名逮捕,之后被判死刑,后来在我国修改滥用毒品法令后免于一死,在2014年被改判终身监禁和15下鞭刑。

钟律师说:“依法办事,有这样的制度,不能说对那些囚犯太过压迫或者不公平。”

执业已15年的“流氓律师”陈俊良也认同我国的法律是公正透明的,他表示,所有囚犯在被判刑之前都获得所有应得的权力,也都用在整个司法系统上,“因此不能说,我们没有给他们正当的法律程序。”

另外,钟律师也指出,新加坡的法律已逐渐走向公正透明,以他当了32年律师的经验来说,就足以见证这一点。 

他说,每个国家的法律都要慢慢改变和改进,而我国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只有50多年的建国历史,他从业32年来,已见证我国的法律逐渐走向公正透明。 

他举例说:“早期的刑事案,被告在庭审之前通常无法申请到自己在拘留所所做的笔录,但如今这些都是对控辩双方公开的文件。”

本地一些社运人士及外国组织关切我国死刑制度 律师:我国法律制度公正透明 “流氓律师” 陈俊良。(照片:Josephus Tan)

社运活跃分子与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关切我国的死刑制度 本地一些反对死刑的社运活跃分子也接受外国媒体访问或通过社媒,表达他们希望我国废除死刑的看法,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发言人也公开呼吁我国政府重新考虑处决死囚的决定,还要求我国采取措施尊重生命权,直言对我国的死刑制度表示关切。 

我国几名社运人士范国瀚、Kokila Annamalai和政论网站作者韩俐颖早前多次试图推翻Tangaraju Suppiah的死刑判决不果后,转向外国媒体,传达他们希望我国可废除死刑的看法。

Kokila Annamalai 在本月21日接受Vice World News访问时表示,本地的司法对毒贩的调查和审讯表示关注,她说,判一个人死刑轻而易举,当中可能存在证据不足而被定罪的高风险。 

韩俐颖也于19日发推文,要求政府暂缓对Tangaraju Suppiah执行死刑,隔天,国际减少伤害组织(Harm Reduction Internationa)也就同案发文呼吁我国政府暂停执行死刑。

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事处公开促请新加坡停止对Tangaraju Suppiah执行死刑,还质疑他是否获得公平审判。

对此,我国在联合国的常驻代表团反驳说,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事处忽视了毒品造成的伤害,同时表明我国有自主权制定合适的法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