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黄和栋】掩耳盗铃的自私

2023-05-05     月泓     13274

【城市呼吸|黄和栋】掩耳盗铃的自私 大家都可以遵守不乱丢垃圾的规矩,为何却对制造垃圾噪音视若无睹,难道一定要明文规定犯法罚钱才会“自动自发”?

日前到一间不太多人的麦当劳用餐,尾端角落一个男子边吃汉堡边用手提电脑看视频,直接调开声量,一时间原本宁静悠闲的餐馆一隅,充斥着犹如脱口秀之类节目的噪音。

他意识到我望向他的目光,回看一眼之后,继续旁若无人看视频,仿佛读到他的表情在说:我没开很大声哦,我看我的,没骚扰到你,而且这不是餐馆吗,食客也都在聊天不是吗。

看了一下周围,有好些单独的食客也在滑手机,但没有一台发出声响;其中一名食客戴着耳机——是的,那位角落老兄,为什么不戴耳机呢?

噪音是否干扰他人 这情景若是发布在新闻平台或脸书,必定引来酸民呛声:人家只是想relax,又没妨碍到你,有什么关系?

真的没关系吗?No no no,你的视频声响已经造成无形妨碍,你想relax,难道别人不想?别人的relax可不包含接收只有你一个人喜欢的声音。

有人会把手机铃声调很大,却坚持不用震动模式;有人会半夜在组屋楼下喧嚣,却不觉得自己吵到人;有人会在窗口聊电话,却没想过楼上楼下都被迫把他的谈话内容听得一清二楚。

这些情况下认为自己没妨碍到别人的人,明显以自我为中心,直接一点说,就是没公德心,与在公共场所乱抛垃圾一样,但大家都可以遵守不乱丢垃圾的规矩,为何却对制造垃圾噪音视若无睹,难道一定要明文规定犯法罚钱才会“自动自发”?

进行一个人的事 电影院里使用手机的人也是同类,以前会出现在影院用手机通话的人,现在已经很少见,因为大家的意识提高了,毕竟是文明社会嘛,文明不进步,何以为人类?

 

【城市呼吸|黄和栋】掩耳盗铃的自私 人类的眼睛在漆黑的电影院里,对任何光源都很敏感。(图:Pexels/Shvets Production)

但在观影途中看手机回简讯甚至打game的,依然大有人在。对他们而言,他们亦都只是在进行着一个人的事,以为没有干扰到其他观众,但他们全都忽略(或者是刻意无视)只要手机屏幕一亮,其实已经影响到身后左右的观众。

这并非有没有专注看电影的问题,人类的眼睛虽然不像虫类,但眼尾还是会瞄到其他事物,哪怕只是一丁点亮度,在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影院也是一种视觉干扰——这也包括电影开始之后才姗姗进场,拿着手机电筒乱照的观众。道理很简单:如果光亮不会造成影响,那影院又何必乌漆麻黑?

同样是污染 标准却不同 前些时候,组屋吸烟课题去到了国会辩论,可惜部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令问题求助无门、无疾而终。

其实根源与前文所述类似,吸烟者在自己家吸烟当然没错,但二手烟飘进邻居家造成别人的困扰就有问题。烟民可以一句“我又不能控制二手烟去向”,就事不关己,与开着手机制造噪音,然后说不能控制声音流失一样自私。

也有酸民说人家在家吸烟relax也不行吗?那无辜的邻居就不用relax吗?他吸着你的二手烟要如何relax呢?

还有人说“把窗口关上不就行了”才好笑,为什么是被害者要屈就做出调整,而不是肇事者要停止肇事?应该是始作俑者烟民在吸烟时关上自家窗门,不让二手烟飘出去影响他人才对吧?倒过来讲真是酸民神逻辑,跟出现非礼案时,不谴责非礼者,反而斥责女方穿着太清凉一样荒谬。

公众场所乱抛垃圾犯法,但制造噪音无罪;组屋单位制造噪音吵到他人可以报警,但吐出二手烟妨害邻居无解。这多重标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被正视和妥善处理?

犹记得数年前我们饱受烟雾之苦,印尼部长曾公开说:新马人民一年到头已享受了11个月的清新空气,就一个月的空气小污染有什么关系?

希望我们永远都不会有与这位部长思维一致的时候。

 

【城市呼吸|黄和栋】掩耳盗铃的自私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