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天的東協峰會非正式會議上,各成員國把焦點聚焦在緬甸和東協印太展望的課題上。李顯龍總理表示現有的五點共識非常合理,但遺憾的是緬甸這兩年來沒有實現。
總理認為要解決緬甸問題需要有耐心,並維持一貫及合理的立場,才能為緬甸和東協取得最好的結果。而幾個成員國也持相同看法。目前緬甸的政治領導人無法參與東協會議,但非政治代表可以參加。
總理說:「緬甸的問題是很複雜很難解決的,主要關係是緬甸國內的局勢。但是緬甸國內的局勢,對東協的合作,會有負面的影響。對東協和其他國家的合作,也肯定會有不良的效果。」
在東協印太展望的課題上,總理說這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勾勒出東協與各夥伴國之間的合作。總理表示無論這些國家之間有什麼矛盾,東協將跟每一個國家保持良好關係。
李總理說:「東協跟每一個國家都要保持很好的關係,要儘量加深我們的合作關係。這樣我們才可以構成一個對東協有利的,並且是符合東協長遠願景的印太地區。」
總理也指出東協的合作項目多,包括科技、經濟、文化交流等領域。他希望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深化合作,並在新領域如綠色經濟、數碼經濟和網絡安全加強合作。
他表示:「這些新的課題會讓東協的國家覺得東協是個有價值的組織,東協的合作給他們直接的利益,同時間接的會給他們在世界舞台上可以站穩他們的腳步。」
總理指出目前全球處在一個動盪不安的局勢,東協的合作、凝聚力和奮鬥力變得至關重要,因此東協需要加強合作保持團結,才能發揮中心地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