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外籍租戶比率恢復至疫前水平!五年4700億新元資產流入

2023-05-12

隨著邊境限制鬆綁,新加坡私宅的外籍租戶比率已回升至冠病疫情前的水平。

新加坡私宅的外籍租戶比率已回升至冠病疫情前的水平。(張思慶攝)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書面答覆新加坡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梁文輝的詢問時透露,新加坡私宅的新加坡公民租戶比率在2018年和2019年為15%,在2020年和2021年持續增加,並在2021年達到19%。

他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冠病疫情導致建築工程拖延,造成新加坡人等待私宅單位完工期間,尋求臨時住所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這期間由於外國人外流,對新加坡私宅的租賃需求下降。

黃循財說:「在2022年,隨著邊境限制的放寬,私宅租戶如今的情況與冠病疫情前的趨勢已更加相似。」

國內稅務局提供的介於2018年至2022年第三季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新加坡私宅的新加坡公民租戶比率已從2021年的19%回跌至16%。至於外國租戶的比率,在2019年冠病前是59%,2021年下降至55%,在2022年第三季已回升至59%。

有關數據也涵蓋執行共管公寓,租約包括出租整個單位和局部出租,根據租戶在租約

所申報的國籍資料統計,也包括非個人的機構簽訂的租約。

新加坡管理外國非散戶資產

總額五年增加4700億元

新加坡金融機構為家族理財辦公室、高凈值人士等外國非散戶投資者管理的資產總額,在2017年至2021年期間增加了4700億元,這相當於新加坡資產管理行業在同期總體資產管理規模增長的20%。

金融管理局董事陳聖輝5月10日在國會回復工人黨議員蔡慶威(盛港集選區),以及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梁文輝有關過去幾年流入新加坡的資金總值時透露上述數據。他強調,新加坡資產管理規模的增加,絕大部分仍來自機構投資者。陳聖輝也是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

陳聖輝指出,兩名議員詢問的主要是高端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額。這類投資者與金管局每年發布的《新加坡資產管理調查》報告中的非散戶投資者(non-retail individual clients)類別最接近。

這類投資者包括家族理財辦公室、外地資產經理的客戶、私人信託,以及高凈值人士。家族理財辦公室被歸類為一種個人投資。

陳聖輝說,根據上述報告,2017年至2021年期間,新加坡金融機構的外國非散戶資產管理規模(Asset Under Management,簡稱AUM)增加約4700億元。這個數據占新加坡資產管理行業在同期總體資產管理規模增長的約20%。

他說,來自高端個人投資者的資金增加,大致上與新加坡整體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趨勢相似。也就是說,流入新加坡財富管理行業的資金,各個來源都有增加,並不局限於這類高端個人投資者。

金管局的報告並沒有細分通過家族理財辦公室流入新加坡的資金總額。但陳聖輝指出,向金管局申請並獲得稅務優惠的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截至2021年管理約900億元的資產。新加坡在2021年管理5萬4000億元,有關資產的占比不到2%。

陳聖輝說,新加坡資產管理規模的增加,主要來自機構投資者。非散戶投資者只占小部分,而家族理財辦公室的占比更小。

至於流入新加坡資金的來源國,陳聖輝說,金管局是按區域而非國家來區分。2017年至2021年,新加坡高端個人投資者的資產管理規模增長,來自亞太區的資金最多,占這類投資者總資產管理規模的超過一半。其他依次為歐洲和美洲。

此外,流入新加坡的外國資金,一般投資在新加坡以外的資產並以外幣計算,對新加坡官方外匯儲備、新幣兌換率,以及新加坡通貨膨脹影響不大。

至於外國人購買新加坡私宅,過去三年來,每年平均占私宅總購買量約4%。陳聖輝強調,過去六年,家族理財辦公室沒有進行私宅交易,對新加坡私宅市場幾乎沒有影響。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涉強制消費珠寶店結束營業 稱網傳貼文來自大馬同行抹黑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
  • 新加坡又發錢啦!130萬家庭都能領
  • 顏金勇:我國正就藥品關稅措施和美國進行磋商
  • 顏金勇:全球經濟仍不明朗 政府正準備一系列措施必要時會推出
  • 顏金勇:新內閣公布後 經濟韌性小組成員或有變動
  • 本地男孩沙巴地震中罹難 姐姐十年後代替他登頂神山
  • 尚穆根:國際毒品合法化趨勢 點名索羅斯基金會推動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