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衛生部發布今日疫情數據之後,我們會通過「新加坡眼」APP發布;也會在明天的報道中提供詳細數據。敬請關注。
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調整奧密克戎診斷程序,初診即確診,無須覆核
二、現有密接者隔離中心14個,另預設有12處
三、英、法兩國新增確診病例創歷史新高
四、境外輸入昨創歷史次高,相信接下來幾天仍會高企
五、昨晚是92天以來首次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
六、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36%
七、ICU病危插管降至19人,輸氧降至55人
八、普通病患降至339人,方艙醫院病患降至2594人
奧密克戎初診即確診
無須進行第二步覆核
12月24日,新加坡衛生部宣布,調整奧密克戎確診程序,只要S基因靶標失效,即確診為奧密克戎感染,無須進行全基因組排序覆核。
在此之前,S基因靶標失效的,為奧密克戎初診;進行全基因組排序覆核之後,才為確診。從昨天開始,只要是S基因靶標失效,直接判為奧密克戎確診,無須進行覆核程序。
截至12月24日,所有原來在等候全基因組排序檢測的初診病例,一律直接判為奧密克戎確診。
12月24日當天,衛生部通報,新增82起奧密克戎病例,其中17起為本土病例,65起為境外輸入病例。
密接者隔離中心已設14個,預設12個
新加坡現有密接者隔離中心14個,為防奧密克戎病例暴增,衛生部通報,預備加設12個,一共可供1萬1000人進行隔離。
新加坡目前對德爾塔病例和奧密克戎病例執行區別對待;奧密克戎病例不可居家康復,即便輕症或無症狀亦須送院;密接者一律追蹤,並且在指定地點隔離10天,在隔離開始和結束之前必須檢測。
德爾塔病例則是只追蹤重點社群的密接者 (如老人、慢性病人等) ,密接者居家隔離,輕症與無症狀感染者原則上居家康復,中症以上才送院。
英、法兩國新增確診病例創歷史新高
12月24日,英國新增12萬2100多起2019冠狀病毒病例,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在過去一周內,奧密克戎高傳染性導致英國疫情傳播非常之迅速。據報道,現在在倫敦,平均每10個人就有1個人可能會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在確診後,需要自己進行居家隔離,所以很多行業都出現了人手短缺的情況,例如運輸行業。
法國已經連續兩天感染病例創新高,在過去一天內,新增病例9萬4124起。自新冠疫情開始傳播至今,法國已經有12.2萬多人死於新冠。目前當地有1.6萬多人在醫院內住院,其中3000多人在ICU加護病房內。
英國衛生安全局數據顯示,感染奧密克戎的,前往醫藥求醫的機率比感染德爾塔的減少31%至45%,住院風險減低50%至70%。
另,根據南非數據,相比其他病毒株感染者,奧密克戎感染者住院機率減少80%;相對德爾塔感染者,奧密克戎感染者重症機率減少70%。
這些都是初步數據。儘管看來樂觀,但科學界認為,目前對奧密克戎認識仍為不足,仍須繼續觀察研究。
新加坡12月24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2月24日疫情數據。
截至昨天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265起,累計27萬7307起。
在新增病例當中,本地社區病例177起、客工宿舍病例9起、境外輸入79起。
這是境外輸入病例創歷史次高;歷史最高是前天 (12月23日) 的89起。
為了控制境外輸入病例的大量流入,新加坡從12月23日收緊VTL (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 措施,已購票者可繼續入境新加坡,未購票者暫不開通購票,直到明年1月20日。
儘管VTL已收緊,但病程發展需要時間,相信接下來幾天仍會見到較高的數據。
社區病例增長率降至0.52
本地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52,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52起。
隨著本波疫情趨緩,增長率應該會逐步回升至1.0左右。
昨天社區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醫療資源占用情況穩定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占用情況保持穩定態勢,沒有出現擠兌跡象。
昨天的ICU病床和普通隔離病床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ICU重症病床390個,20個提供給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6個提供給非病危但須密切監護的冠病輸氧病人使用;非冠病的病危病人使用169個;未用病床195個。ICU病床占用率為50.0%。
自10月25日以來的ICU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眼》盤點自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三個月以來
首次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
連續92天不間斷通報死亡病例之後,昨天是衛生部首次通報單日無新增死亡病例,累計仍為820起。
另,12月17日、20日、23日、24日皆無出現死亡病例。
社區病死率降至0.426%
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296%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1年12月24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7萬7307確診病例,其中820起死亡,病死率維持在0.296%,與前一天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427%降至0.426% (見上表)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365%,與前一天同 (見下表) ;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783起死亡病例,病死率維持在0.418%,與前一天同,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45%。
人口接種加強針比例升至36%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98.7%為無症狀或輕症,0.8%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0.1%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0.2%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0.3%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截至12月23日,新加坡總人口88%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7%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已接種加強針的升至36%。
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人口 (即不含11歲及以下) 當中,96%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本月27日起,5歲至11歲兒童將開始接種輝瑞/復必泰疫苗。
昨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39人 (12%) ,普通輸氧病例1人 (2%) ,ICU輸氧觀察病例2人 (20%) ,ICU病危插管病例1人 (5%) 。
ICU病危插管降至19人
ICU病危插管有19人,比前一天少1人,按年齡分布如下:
上圖與前一天比較可知,在過去28天的新增病例當中,昨天通報的是2起好轉,移出ICU,一個是確診於12月9日的病人,另一個是確診於12月16日的病人;另有一人病情惡化,進入ICU,是確診於12月17日的病人。
過去14天ICU病危插管病例人數變化如下:
輸氧重症合計55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10人,比前一天增4人;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45人,比前一天少5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一般輸氧插管有7人 (15%) 是40歲至59歲中年人,ICU輸氧觀察病例則有2人 (20%) 是40歲至59歲中年人。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降至339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339人,比前一天少4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20.5%。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降至2594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康復出院21人,累計1萬5934人;死亡病例無新增,累計820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2594起,比前一天少117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367人,累計25萬7546人。
活躍病例3007人,比前一天少123人。
編輯:ABC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