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度新高!新加坡惊现3起兹卡病例,骨痛热传染或迎来高峰!

2023-05-13     于晏     10203

36.6度新高!新加坡惊现3起兹卡病例,骨痛热传染或迎来高峰!

图源:NEA

虽然这个数据看起来似乎并不可怕,跟2022年和2020年相比,这个数字似乎也没啥大不了的。

2022年,本地骨痛热病例超32000起;2020年,本地骨痛热病例超35000起。

36.6度新高!新加坡惊现3起兹卡病例,骨痛热传染或迎来高峰!

图源:NEA

但是,根据往期的经验,5月至10月是骨痛热的高峰期,大家不能疏于防范。

5月8日,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炎庆就曾指出这个问题。

他在新加坡国际骨痛热症工作坊致辞时表示:本地人对骨痛热症的免疫力低,再加上本地气候有利于蚊子滋生,我们面临着骨痛热症爆发的情况。

另外,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的文告显示,本地今年有388个骨痛热症活跃区

36.6度新高!新加坡惊现3起兹卡病例,骨痛热传染或迎来高峰!

目前的状态 图源:NEA

在5月8日时, 骨痛热症活跃区减少至22个,其中至少10起病例的黑区有6个。

但是到截至现在,骨痛热症活跃区又增加至33个,其中至少10起病例的黑区有5个。

36.6度新高!新加坡惊现3起兹卡病例,骨痛热传染或迎来高峰!

图源:NEA

警惕!高龄人士感染或可致死亡

骨痛热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还有起症快的特点,且没有特效药,还会致人死亡。

一般情况下,人在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很快就会出现症状,通常是发热、起皮疹还会全身疼痛,不致死但是会疼到骨子里。

36.6度新高!新加坡惊现3起兹卡病例,骨痛热传染或迎来高峰!

图片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不过,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感染骨痛热症后还是很危险的。而且有致死的风险。

据官方数据,2022年有19人因骨痛热症死亡,2020年有32人因骨痛热症死亡。其中基本都是60-80岁的老人。

并且,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的治疗药 物,主要采取及对症治疗措施。其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做到早防蚊,早隔离。

热爆了!新加坡出现36.6℃高温

创下今年气温新高

最近一段时间,新加坡被兹卡和骨痛热轮流光顾,高温算是一个关键性质原因。

36.6度新高!新加坡惊现3起兹卡病例,骨痛热传染或迎来高峰!

示意图 图源:见水印

这两种的病毒都是由伊蚊传播的,而高温对他们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就在上周,新加坡气象专家还曾指出:今年下半年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引发高温和干燥的天气,本地气温可能在今年和明年创新高。

昨天,蔡厝港(Choa Chu Kang)就探测到了36.2℃,直接创下本地今年的最高温。

今天下午2点多,海军部(Admiralty)测出36.6℃,立马破了昨天的记录。

照这个势头,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接着破记录......

36.6度新高!新加坡惊现3起兹卡病例,骨痛热传染或迎来高峰!

图源:drivelah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预防, 政府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

为了防止骨疼热症的传播,政府对各大场所加大监管力度,建筑业也是大力监管的对象。

36.6度新高!新加坡惊现3起兹卡病例,骨痛热传染或迎来高峰!

示意图 图源:sgstarting

暴露在阳光中的建筑场地温度更高,若是有潮湿的环境,那就更是蚊虫滋生的温床了。

所以,一些卫生环境不合格的建筑公司就被政府下发了停工通知(SWO)。

在这期间,建筑承包商需采取行动,直到通过卫生检查才能重新开动。

据NEA发布的消息,前两天就有两家建筑公司被下达了SWO。

36.6度新高!新加坡惊现3起兹卡病例,骨痛热传染或迎来高峰!

图源:NEA

除此之外,还有很出名伊蚊绝育试验计划(Project Wolbachia),就是释放感染了Wolbachia病毒的雄性伊蚊,雌性伊蚊与这些蚊子交配后产下的卵是不可孵化的,从而达到抑制伊蚊种群的增长。

已经有13个市镇在该计划中获益,惠及100万居民,政府也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这个计划在更多市镇实施,帮助到更多居民。

为减少蚊虫滋生,我们也要行动起来,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操作。

1.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缸、罐、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积水容器。

2.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