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华: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演变和路径

2021-12-26     缘分     19894

任华: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演变和路径

新加坡的“弱国家主义”的疫情防控模式试图维系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2020年4月7日后,疫情变化使新加坡不得不对其“弱国家主义”疫情防控模式做出调整,通过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行业的补助与支持力度,严格制度配置、强化对重点人员的早期预防与监测、更加精确地定位人们活动的轨迹以及范围,以有效地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大。

任华: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演变和路径

新加坡政府于8月开始放弃追求零确诊(图片来源:Financial Times)

来源|摘编自《云大地区研究》2020年,第二辑:《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演变和路径》

作者|任华 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01 引言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重要国家之一,其“弱国家主义”疫情防控模式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2020年4月前,新加坡的疫情防控模式呈现明显的“弱国家主义”特征(即“佛系抗疫”);4月后,由于外部和本土疫情的急剧变化,新加坡对其“弱国家主义”疫情防控模式进行大幅度但非根本性的调整。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新加坡十分重视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不仅得到民众的支持,而且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尤其在疫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新加坡政府通过公开和透明的治理术、良好的制度配置和公共卫生配置等方式,既在短期内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再次暴发,又实现了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因此,其疫情防控模式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02 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开启

新加坡疫情防控初期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Multi-Ministry Taskforce,MTF),密切关注新加坡本地和全球疫情发展。从实施对象上来看,新加坡疫情防控措施不涉及全体民众,只是针对从其他国家归来的本土公民以及入境新加坡的外国公民,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的正常运转影响较小。

第二,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行程进行严密但透明的跟踪,避免“信息疫情”对疫情防控的干扰。

在政府层面,新加坡卫生部组建了140人的团队,专门负责收集确诊患者24小时内和14天以内的所有情况,对密切接触者重点追踪。新加坡政府的官网实时更新关于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状况,民众既可以查到已经确诊病例的基本身份信息,又能查询到他们确诊之前的详尽行踪,在时间上什至精确到一分钟。在媒体层面,新加坡《海峡时报》利用公开资料,制作可视化的图表或应用,非常便捷和形象地把这些重要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因此,在亚洲各国政府努力安抚民众不安情绪之际,新加坡与公众的沟通方式树立了一个减少恐慌、谣言和阴谋论的典范。

第三,进行良好的“制度配置”(apparatuses of institution),并严格执行,是新加坡疫情防控的显著特征之一。

详细的疫情披露制度是新加坡疫情防控的另一制度配置,该制度主要包括对病患追根溯源和对每个人传播链条的追溯。在疫情防控初期,这种追溯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对来自中国的输入型案例;第二种是针对本地四起集中传播事件(神召会恩典堂、基督生命教会、永泰行、实里达工地、君悦大酒店),以及计程车司机、赌场酒店职员、银行员工等传染关系未明确的发病案例的追溯。这两种类型的疫情披露制度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密切追踪患者轨迹及其密切接触人群,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第四,新加坡对疫情发展状况进行明确的分级,保证本地医疗资源的平稳运行,使医疗资源能更有效地利用。在公共卫生方面充足的“安全配置”,与公共医疗卫生事件分级制度相配合,是新加坡在疫情防控初期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2019年9月,新加坡成立的国家传染病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s,NCID)在疫情暴发后被指定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筛查中心和隔离场所。为了应对疫情,新加坡政府对该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增强其检测能力和收治病人的能力。

在戴口罩问题上,新加坡采取的做法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中国强制性要求全民在公共场合戴口罩,西方国家则采取自愿和放任自流的做法。新加坡根据本国国情,采取了非强制性戴口罩的做法。

第五,新加坡十分重视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善于利用中国关于新冠病毒的早期研究成果,积极采纳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新加坡利用中国对新冠病毒的研究成果,提高新冠病毒的检测能力,提升本国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根据中国提供的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资料,新加坡开发了全球首个新冠病毒血清检测法(其原理是只要曾经感染,病毒抗体会在血液中保留一段时间),并成功追踪到一例社区感染病例。

可以看出,新加坡大部分的疫情防控措施,尤其是涉及普通公民的措施都是建议,而非强制性的。因此,基于上述特点和措施,新加坡疫情防控一度被外界称为“佛系抗疫”。

03 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调整

2020年4月7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实施代号为“断路器(Circuit Breaker)”的一系列防疫措施,标志着其“弱国家主义”疫情防控模式的重大调整。这次调整及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