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遺症來了!新加坡男人預期少活0.1年,女人少活0.3年!

2023-05-23

點擊上方「新加坡萬事通」菜單欄···鍵 設為星標

萬事通說

新加坡過去10年預期壽命不斷增加,但因疫情回落!

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心愿但是新冠疫情的爆發和擴散,給全球範圍內的健康和壽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過去十年里人均 預期壽命 不斷增加,成為新加坡人民引以為傲的成就之一。

然而,由於疫情導致的死亡率上升,新加坡人均預期壽命在過去三年略有回落。

儘管如此,通過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社區的共同努力,我們相信新加坡的健康長壽目標仍然是可以實現的。

跟著萬事通來看看新加坡人的壽命指數吧~

新加坡人均預期壽命10年增加0.9歲,

但疫情導致略有回落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新加坡人均預期壽命在過去10年有所增加,目前為83歲,比10年前多了0.9年。

但由於冠病疫情導致死亡率上升,過去三年人均預期壽命略有回落。

去年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分別為80.7歲和85.2歲,比2012年分別延長了0.9年,但與2021年相比,男性的預期壽命減少了0.1年,女性則縮短0.3年。

本地65歲以上老年人的預期壽命也有所變化。其中,65歲的男性預期可再活19年,女性則是22.3年。

預計在疫情後,

新加坡的預期壽命將繼續延長

新躍社科大學老年學高級講師陳正見博士表示,由於 年長者屬於冠病高風險群體 ,疫情期間的較高死亡率對人均預期壽命產生了影響。

然而,他預計在疫情後,隨著醫療系統對治療方式的認識提高和冠病的影響力減弱, 預期壽命將會繼續延長 。

數據也顯示,2022年出生的男嬰中有89.4%預計能活到至少65歲,女嬰則有94%預計能活到至少65歲,比10年前分別高了1.2%和1%。

因此,雖然疫情對人均預期壽命產生了影響,但隨著 醫療技術和健康意識 的提高,預計新加坡的預期壽命將繼續延長。

壽命更長不意味著更健康

仍然可能受到其他疾病的影響

陳正見博士也強調,雖然新加坡人均預期壽命增長,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人們更加健康。

老年人仍然可能受到失智症等疾病的影響。

他建議社區共同創建一些活動,幫助老年人提升自信心,從而讓他們找到生活的意義。

這些活動包括與其他老年人一起烹飪、做手工藝品、學習數碼技能等。

總結

未來,隨著醫療技術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社區與個人的共同努力,我們有信心實現健康長壽的目標。

同時,我們也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為老年人創造更多的社交和文化活動,幫助他們保持積極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相信新加坡將會繼續成為一個健康長壽的典範。

針對此事,通心粉們有什麼看法呢?

- The End -

帶你解鎖新加坡

熱乾貨:實用的留學移民政策

#今日匯率

1 新元 = 5.2395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1908 新幣

(*截稿前更新)


相关文章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
  • 新加坡又發錢啦!130萬家庭都能領
  • 小一報名時間定了!最新規則公布
  • 涉強制消費珠寶店結束營業 稱網傳貼文來自大馬同行抹黑
  • 兩次入境被盤查 內政部:印尼學者網上言論引關注
  • 身著顯眼背心 垃圾蟲被令清理小印度一帶
  • 淡濱尼與東海岸集選區 公布分區與負責議員
  • 「乾爹」怒揭新加坡藝人李凱馨母女內幕:4年不聯繫,隻字未謝,忘恩負義!
  • 新加坡明年小一新生報名,7月1日起分階段進行!這些細節家長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