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署法律事務組(BHEUU)總監拿督斯里凱魯再米,周四(5月24日)已針對蘇祿蘇丹後裔索賠事件到布城警察總部報案。
首相辦公室表示,政府是基於蘇祿蘇丹後裔於2019年7月30日,向大馬政府提出涉及逾320億美元的索賠訴訟後,而向警方報案。
「首相署法律事務組總監做出投報,是因為這項訴訟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其中一名索賠人弗亞基蘭(Fuad A. Kiram)也於2023年4月6日,在2001年反洗黑錢、反恐怖主義融資及非法活動收益法令 (AMLAATFUAA) 第66B條下,被列為恐怖分子。
文告指出,這些索賠人被認為是濫用國際仲裁程序的同謀,且可能對國家安全帶來威脅。
「向警方報案的目的是考慮到索賠人的侵略行為,是否存在破壞經濟的因素和對國家安全的威脅,這些索賠人被認為是濫用國際仲裁程序的同謀。」
文告說,在報案後,相信警方將展開刑事調查,以確保該國的和平、安全與穩定。
歷史背景:蘇祿視沙巴為其領土,要求大馬償還租金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1946年宣布廢除海外殖民政策,菲律賓宣布獨立。美國政府在與菲律賓馬尼拉當局簽訂條約時,將摩洛蘭一併劃歸菲律賓政府。英屬北婆羅洲公司則於1963年把沙巴併入馬來西亞聯邦,沙巴自此成為大馬的一部分。不過,菲國至今仍視沙巴為其領地之一,數十年來菲律賓領導人不時會宣稱菲國擁有沙巴的主權。
2013年2月11日,蘇祿蘇丹派遣王儲拉傑穆達率領包括武裝成員在內約180名追隨者,從菲國南部潛入馬來西亞沙巴索討「祖地」,結果被大馬保安部隊在拿篤(Lahad Datu)包圍。蘇祿蘇丹王國王室堅持要馬來西亞,承認19世紀由英國貿易公司與蘇祿王朝所達成的租借沙巴的土地協議。雙方開戰,造成大馬有8名警員殉職,蘇祿軍13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