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參加《我來報新聞》 友族報道學華文歷程獲獎

2023-05-27

第二屆《我來報新聞》挑戰賽昨天(26日)宣布得獎名單,不少學生首次參賽就獲獎。當中不少更是初次接觸採訪、剪輯等工作。還有一個組合,三分之二成員是友族學生,他們選擇報道的題材是友族同胞學習華文的歷程,成功在本屆挑戰賽中獲獎。

來自中正中學總校的池艾靜和孟馬特,也是其中一組首次參賽就獲獎的組合。他們提交的兩個作品《水獺串門進校園》和《中正醒獅團 砥礪前行》,都在挑戰賽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創意新聞60秒」銅獎以及「鮮新聞」組的鼓勵獎。

兩人各自發揮自己的強項,池艾靜負責撰寫內容,孟馬特則負責拍攝和剪輯視頻。池艾靜在頒獎典禮後接受《8視界新聞網》採訪時說,她在生活中很少有機會體驗主播和記者的工作,所以這個比賽讓她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嘗試了很多新事物。

她坦承,錄製過程比較困難,因為會經常忘詞,一小段影片也要反覆錄製很多遍。

「在採訪別人的時候,雖然受訪者會很緊張,但大多數時候我會比受訪者還要更緊張,所以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再以一種看上去比較親切的方式去問受訪者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孟馬特透露,自己和其他組員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參加「創意新聞60秒」的組別,不過有一天突然看到水獺闖入校園,認為這是一件很新鮮的事件,因此想要製作成視頻。

「我們起初不是很清楚該如何把水獺的新聞傳播出去,所以我們想了一下,希望可以用一個比較有趣的方式呈現。最後,我們決定用卡通的方式來播出,因為我認為用卡通能更容易讓孩子們吸收,比圖片和聲音更好。」

中正中學總校池艾靜(左一)和孟馬特(左二),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主席、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右二),新傳媒中文數碼與電台新聞總編輯莊澤芳。(圖:8視界)

報道友族學習華文歷程 另一組首次獲獎的學生是聖若瑟書院的王詩雨、沙特和黃遠軒。他們憑藉一則《異族學習華文熱潮 靈活教學更受歡迎》的報道,榮獲「鮮新聞」組銅獎。

中學二年級的印族學生沙特受訪時說,他們發現學校有越來越多友族開始修讀華文課程,因此想通過這則新聞,分享他們的經驗。

「我們都是印族同學,所以這主題對我們來說很特別。我們知道在學校里,有很多非華族會學華文。我們就想要分享我們的看法、學華文的挑戰、以及怎麼克服它。」

另一名華印混血學生黃遠軒說,這是他第一次用華語參加比賽,所以錄製過程非常緊張,需要練習很多次才能說得很流暢,他因此對於這次獲獎感到很開心。

「我對自己很滿意,因為我不僅能在這個比賽中流暢地說華語,而且能學到怎樣報新聞。「

聖若瑟書院黃遠軒(左一)、沙特(左二)和安舒曼,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主席、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右二),新傳媒中文數碼與電台新聞總編輯莊澤芳(右一)。(圖:8視界)

挑戰自我 學習剪輯 南僑中學四年級學生劉玥岑對自己首次參賽就獲得「鮮新聞」組銅獎感到驚喜。她也藉此機會挑戰自己,去接觸和學習視頻剪輯。

「我其實對像剪輯這些軟體沒有很了解,所以我希望自己去嘗試,還有朋友在幫我。所以最後可以克服這些難題,我覺得非常滿足。」

南僑中學四年級學生劉玥岑(左),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主席、教育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中),新傳媒中文數碼與電台新聞總編輯莊澤芳(右)。(圖:8視界)

《我來報新聞2023》挑戰賽是由新傳媒《8視界》主辦,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講華語運動為合作夥伴,並得到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的鼎力支持。所有得獎作品也發布在《好Young》的「我來報新聞」欄目中,讓大家有機會看到本地學生報道新聞的水準。

點擊這裡查看完整的得獎名單。

相關報道:

《我來報新聞》獲頒「全球媒體獎2023」銀獎

27/05/2023 08:43

《我來報新聞》獲頒「全球媒體獎2023」銀獎

中學生探討如何善用ChatGPT而並非濫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26/05/2023 21:00

01:52

中學生探討如何善用ChatGPT而並非濫用

參加《我來報新聞》挑戰賽 學生:更深入了解一個課題

26/05/2023 21:16

參加《我來報新聞》挑戰賽 學生:更深入了解一個課題


相关文章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黃永宏呼籲政務官別用社媒反應衡量表現 網民給了他最暖「成績單」
  • 樟宜機場巨無霸級航站樓T5,最新細節流出,總理出席動土儀式
  • 史迪奇空降濱海灣花園!7米巨型滑梯免費玩
  • 小一報名時間定了!最新規則公布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