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意识培养,在法律方面李光耀还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1993年,一位美国少年在新加坡街头对车辆进行了涂鸦,还对车辆造成了一定的损毁。
通过监控看到美国少年的行径之后,新加坡警方立马出动。这位美国少年除了罚款和拘禁还要接受鞭刑6下。
但美国少年不肯接受鞭刑,一家人也哭闹不止,无奈之下,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来信说道:“希望贵国看在两国的情分上,宽恕一下这位不懂事的少年。”
面对美国总统的求情,新加坡政府表示:“可以少打2次鞭子。”就这样,这位破坏环境的美国少年被鞭打了4下。
消息一出有人认为新加坡不近人情,也有人觉得新加坡的坚持是值得人敬佩的。因为在当今社会,很少有国家能做到如新加坡这般,对环境保护如此重视。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2014年的事件。
当时两名德国青年,在新加坡的地铁站内进行了涂鸦,在还没有被新加坡警卫发现的时候,两位德国青年就跑了。
但让两位德国青年没想到的是,他们到了马来西亚之后,新加坡政府连夜给马来西亚发了信息,表示这两位德国青年是新加坡的罪犯,希望能将人引渡回来。
虽然新加坡已经脱离的马来西亚的怀抱,但是随着新加坡的国力增长,马来西亚也不敢小瞧新加坡,于是两位德国青年被引渡回了新加坡。
德国政府听闻此事之后指责新加坡:“这种行为是否太过小心眼?两个人都跑出新加坡了,还在不依不饶的给他们定罪。”
对此新加坡政府只是回应:“在新加坡的法律之下,没有例外,即使他们回国我们也不会放弃!”
就这样,新加坡与德国也交恶了。新加坡坚持环境保护制度,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前来,只要破坏了环境都要受到鞭刑,也因此新加坡得罪了不少的国家。
新加坡的坚持值得吗?肯定是值得的,李光耀定制这些严苛的律法,是为了最大化的维护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在告诉各国:法律之下没有例外。
李光耀的统治让新加坡快速的发展了起来,新加坡的百姓将李光耀视为“新加坡之父”。
“李氏王朝”的统治 李显龙是李光耀的第一个儿子,李光耀在这个儿子身上付出了太多的精力。跟李光耀待的时间久了,耳濡目染之下,李显龙在政治上显现出了天赋,于是李光耀有了子承父业的想法。
就连李光耀自己也说:“李显龙的一举一动都跟我太像了,我想他会是一个好的领导人。”
李光耀开始带着李显龙走上了政治道路。有李光耀的带路,李显龙没有走过弯路,经历的挫折也少。
在父亲的保驾护航之下,李显龙的从政之路走的畅通无阻。李光耀并非只有李显龙这一个孩子,在李显龙之后他还有另一个儿子李显扬和一个女儿李玮玲。
孩子多矛盾自然也就多了起来,李显龙从政但他的弟弟妹妹都没有从政的心思。李显扬希望在商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李玮玲则是沉迷于医学。
按照道理来说,兄妹三人的方向不同,他们之间应该也不存在利益矛盾,更不可能彼此争斗了。
事与愿违,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尤其是在这种豪门世家。2004年,李显龙正式接手父亲的职位。
可是这种延续,让李显扬和李玮玲明显有些不高兴。尤其是2010年,李显龙在媒体面前曾经说过:“新加坡的下一任总理还会姓李。”
也就是说,李显龙有将新加坡的总理之位,当做李家的“皇位”传承下去的想法了。这种想法是李显扬和李玮玲所不能接受的。
李家二代三兄妹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只不过李光耀在世的时候,三人不想让父亲为难一直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
直到2015年李光耀去世之后,李家二代之间纷争拉开了序幕。2017年李显扬和李玮玲在互联网上,发文指责李显龙利用职位之便,不准备拆除李光耀的故居。
三兄妹之间的矛盾爆发,是因为李光耀位于欧思礼路38号的故居。李光耀在世的时候,新加坡人民就在担忧,新加坡一直被李氏统治下去会不会变成“家天下”?
李光耀也了解过人民的顾虑,所以他死前留下了遗言:我去世之后,将欧思礼路的住宅拆除掉。
李光耀要求拆除故居的用意有两点。第一点,他的故居若在,周围建筑房屋的时候,就不得有高度超过它的房屋。
若是故居被拆除,那么规则被打破,周围想要高建房屋的人群就可以行动起来了。这其实是一个隐喻,李光耀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总统之位能者居上,并非只有李家人才能担任。
第二点,李光耀觉得自己死后,若是故居变成了任人游览的景区,势必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拆掉故居是怕扰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