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顺利,之前难找房子住,现在好了,找人合租也难。每一年都有不同得烦恼,合约到期又烦涨租,到期了又烦没有人一起合租。
真的很想回去,但是又不甘心!工资涨100,房租也涨!,涨了和没有涨一样!
以上内容来自小红书@伊娃Ssi
一些人因为房价和房租逃离新加坡,但过去一年里也有无数人选择来到新加坡打拼,来的这些人里,不乏有人是奔著最终完成移民的目标。
然而,网络上却时有声音认为,移民新加坡并不是个好主意,特别是“普通人”,移民新加坡后会成为“新鲜的韭菜”......
图源:Todayonline
移民新加坡会被韭菜:
普通人在这里没有生存空间?
上个月,中国某自媒体发布了这么一篇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阅读人数早早突破了几十万。
文章里描绘出的新加坡,是个不近人情的、似乎是精英把控整个国家生存的社会。原文中对于新加坡的描述,是这样的:
新加坡确实走的是精英治国的道路。但是,精英主义,就等同于践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吗?
作者偏见之一:
新加坡没有上升渠道
要知道,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也存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象”,鼓吹的是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
而新加坡社会虽然推崇“强者”,但也没有放弃“弱者”,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了足够多的自愿搭好了足够大的舞台,让“弱者”有机会能够追上甚至反超。
图源:IPS Commons
比如第四代领导人团队中的教育部长陈振声,他的父母在他念小一时离异,他和一家六口住在循环路三房式组屋里。
他的母亲扛起养家的重任,一人打两份工,上午在一家外国公司做清洁工作,下午到鸡精瓶盖加工厂打工,含辛茹苦把他和姐姐抚养成人。
而他也不负众望,一路成绩优异的他每次都能获得助学金。从新加坡最顶尖的名校莱佛士初级学院毕业后,他获得了总统奖学金和新加坡武装部队奖学金,毕业后成为职业军人。从政前,他已经做到了陆军总长的位置。
陈振声(左)接替陆军总长,图源:新加坡国防部
可以说,陈振声的成功一方面是他自己足够努力,一方面也是新加坡为他提供足够的向上通道。两者缺一不可。
除了陈振声以外,TikTok总裁周受资的出身其实也并不富贵。
本地媒体《海峡时报》曾报道,周受资的父亲是建筑业从业人员,母亲则从事会计工作,放在整个新加坡来可以说是相当普通。
但是,在他12岁那年,他以高分考入了新加坡最顶尖名校——华侨中学,开始了一路“开挂”的人生。
华侨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图源:Coconuts
要知道,新加坡华侨中学里的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升入大学。其中30%是到美国的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等常春藤大学及英国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深造。
进入了华侨中学后,周受资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也成为了顶尖精英,并在A水准考试后,成功拿到了伦敦大学学院UCL经济学的录取通知。
当年还略显青涩的周受资,图源:[email protected]
像陈振声、周受资这样出生在相当普通甚至可以说是差劲的家庭里,却依旧能最终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人在新加坡社会里比比皆是,作者凭什么说新加坡是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氛围浓厚的地方?
作者偏见之二:
新加坡社会福利不值一提
除了对新加坡有着不准确的判描述外,该文作者还特别善用春秋笔法,来对新加坡大肆批评,比如下面这句:
除了组屋和半价医疗之外,新加坡的中低等收入家庭几乎就没有其他福利。
住房问题一向都是民生课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新加坡政府通过组屋政策,实现了91%人口的住房自有率,是个令人啧啧称奇无数人侧目的一项伟大成就。
要知道,新加坡的组屋,让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就能几乎立即拥有自己的房子,新加坡政府曾帮大家算了一笔账
24万新币的房子
用公积金或现金首付3万6千
政府再补贴6万5千
最后贷款13万9千
每月只要偿还631新币(25年),刚好能用每月存入的公积金偿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