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亞洲正在快速城市化,這給本區域的基礎建設、社會和環境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新機遇,尤其是在可持續發展方面。
新加坡這個彙集人才、技術和資金的基地,成了不少跨國企業研發和測試可持續解決方案的據點。從脫碳、再生能源、電動交通工具到可持續數據的披露等,各方面的解決方案在新加坡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為地球邁向更綠色的未來鋪平道路。
新加坡多年來以「花園裡的城市」著稱,青蔥茂盛的景觀處處可見。這座城市現在有一個更遠大的願景,它要在更多層面推動綠化,升華為「大自然里的城市」。
配合這個願景,新加坡在2021年發布了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為城市綠化、可持續生活和綠色經濟各方面梳理和制定明確目標,給各行各業開啟更多商機,也引起國內外跨國企業的關注。
新加坡的綠色經濟涵蓋了碳服務和交易、循環經濟、電動汽車、能源產業、可持續航空和海事、可持續旅遊等關鍵領域。
例如新加坡正致力把新加坡打造為碳服務中心,以及領先亞洲和全球的綠色金融中心。新加坡交易所、星展銀行、渣打銀行和淡馬錫在2021年就攜手成立 「Climate Impact X(簡稱 CIX)」 ,旨在成為高質量碳信用額度的全球交易市場。
為抓緊新加坡可持續發展的機遇,中國智慧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正泰國際(CHINT)在這個新興領域中大展拳腳。集團位於新加坡的創新實驗室,正醞釀著許許多多讓未來可更持續的解決方案。在這裡,到訪者可以體驗適用於建築環境、數據中心、工業和智能城市等方面的智慧能源技術,感受生活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滋味。
這個以「電」為主題的創新實驗室於2022年9月啟用以來,不只是公司展示技術的平台,也是區域合作夥伴促進交流,碰撞出新點子的搖籃。
例如,公司與新加坡理工學院(Singapore Polytechnic,簡稱SP)共同創辦SP-CHINT智慧電氣實驗室,讓學生掌握光伏在住家、工商業及建築等行業中的運用,可用於制定創新的低碳解決方案。
正泰也通過新加坡藍色發展藍圖2030找到許多商機。像它的小型斷路器智能製造生產線「日產量達300萬極」,與新加坡推動智能製造的目標吻合,並銷往全球。公司還參與建屋局與經濟發展局主導的SolarNova計劃,讓組屋採用太陽能光伏系統。
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給企業帶來商機
亞太區尤其是東南亞是城市化最快的區域之一,城市人口高度密集推動對新能源和更綠化交通的需求。這也造成亞太區碳排放目前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正泰國際副總裁鄭蓓蕾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亞太區域對於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有非常大的需求,也因此是集團全球化進程中重點發展的地區。
她說:「雖然亞太區國家都在持續推進各自的數字化轉型計劃,但它們的發展階段和程度各有不同。所以,亞太國家可以通過創新實驗室來模擬低壓、輸配電、光伏等智慧綠色能源解決方案,了解這些技術如何為各國及其企業創造價值。」
正泰大力在本區域推動綠色低碳及智能電力配套項目,包括在新加坡參與勝科工業和吉寶數據中心的綠色項目;在印度尼西亞為雅加達首都的多功能體育場提供智能電力基礎設施;幫助菲律賓國家電網公司進行智能化能源轉型。
與此同時,公司正在越南、新加坡和柬埔寨等地試點工程、採購、建造及融資業務,並且與當地電力局積極合作,參與變電站總包、綠色城市配網項目,以及採納氫能等新技術,多方面支持區域能源轉型。
鄭蓓蕾認為,通過以新加坡總部為中心,來連結亞太區域的各辦事處,可讓正泰國際更好地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及時解決他們的痛點,為他們提供技術規範的諮詢、維護和保修的售後服務。
「新加坡是全球金融中心、科創中心、也是通往各東南亞市場的重要門戶,這裡匯聚了大量跨國公司總部。新加坡會成為正泰在海外的最關鍵的投融資中心,以及科技創新平台,也會成為我們與大客戶進行深度價值融合的關鍵平台。」
正泰目前積極推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對它來說,這些都是下來可持續領域的新機遇。公司相信,新加坡的創新實驗室有助於公司滿足區域對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發展,以及數碼化轉型日益增長的需求,提供更創新、符合全球趨勢的智慧解決方案。
新交所協助企業發展可持續領域
加強可持續披露的質量是推動可持續領域發展,以及提高企業信心的重要環節。在這方面,新加坡交易所(SGX)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去年聯合推出數碼平台SGX ESGenome,協助上市公司以更具效率和統一格式披露與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有關的信息及數據。企業也可以藉此取得一致以及可比較的數據。
新交所發言人說,企業和金融機構需要了解他們所承擔的氣候風險,以及所產生的結果。要做到這一點,他們需要獲得與他們的決策有關的重要信息。
除了建立ESGenome平台,新交所還發布一套包含27項ESG核心指標的建議標準,讓企業利用這些指標作為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基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中國電動車製造商蔚來(NIO)去年來新加坡第二上市,讓新加坡資本市場引起不少海外企業的高度關注。
新交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高級副總裁謝采含受訪時說:「除了展現多地上市的可能性,蔚來上市也為很多想要通過資本市場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打了個樣板,首先是讓它們知道新交所是一個非常有競爭優勢的交易所,第二就是新交所非常歡迎有國際布局的優質中國企業來新加坡上市。」
另外,新加坡是一個獨立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財富中心,需為全球帶來資產保障、保值、傳承和增值。
新加坡是東南亞金融和供應鏈採購中心
新加坡在可持續領域的發展蓬勃,吸引到的不只是像正泰和蔚來這樣的大型企業,還有看中新加坡作為商業中心地位的起步公司。
從香港起步的妙盈科技(MioTech)去年在新加坡設立東南亞總部。這家公司致力於用人工智慧來解決金融機構、企業、政府和個人在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碳中和,以及社會責任方面的挑戰。
妙盈科技創始人兼總裁塗鑒彧受訪時指出,很多大型國際企業選擇入駐新加坡,它們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強大,給公司帶來不少機遇。
今年3月,妙盈科技與德國大型測試與規格認證公司TüV SüD PSB在新加坡簽署諒解備忘錄,攜手加強在可持續披露和碳信用方面的驗證能力。這包括藉助數碼工具和平台來收集、分析和披露ESG和氣候相關數據。
塗鑒彧說:「金融和供應鏈實現脫碳是取得可持續發展非常關鍵的兩個概念,而新加坡作為東南亞國家在金融和供應鏈採購方面的中心,可為我們打開更廣大的市場。」
他也指出,公司幫助企業加強可持續相關的彙報和披露,有助於緩解機構提供綠色融資時對漂綠行為的擔憂,這對新加坡的綠色經濟轉型起著關鍵作用。
對於公司未來,塗鑒彧希望新加坡總部發揮更大的輻射效應,把業務版圖從目前的東亞擴大至整個亞洲,在本區域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本文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