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自己住在超市旁邊」 居民控訴團購生意帶來困擾 

2023-06-05

社區團購省錢、省心也省事,豈料一些團購負責人卻占用公共空間擺放和收取物品,樓內人來人往嘈雜不堪,給鄰居帶來不便。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50多歲的Candice Goh在2019年搬到義順時就發現鄰居在做團購生意,她當時並沒有因此感到困擾,也沒有怨言,因為她不想影響鄰居的生計。 

可是,今年初,團購越來越頻繁,每天交貨次數增加到三至四次,一周天數增加到四至五天,這給她帶來困擾。 

她家門外的閉路電視攝像頭有一天甚至拍下了約40人來到走廊盡頭的鄰居家,交貨或領取團購的物品。 

而鄰居將物品放在走廊兩旁的紙箱裡,這包括Candice Goh的窗戶下方。這些物品並未事先分類,買家翻箱倒櫃的聲音常常從早上持續到半夜,她在住家內全都聽得一清二楚。 

 走廊變成「倉庫、分銷區或小型超市」  她說:「這應該是一個安靜的地方,但現在每天都有人走過來走過去。我真的有那麼一瞬間以為自己是住在超市旁邊。」 

據她觀察,鄰居曾組織過蔬菜、雞蛋和榴槤等生鮮的團購活動,還有衣服和練習冊。在農曆新年期間,一車車的年柑被運到了這裡。 

走廊都放滿了團購的物品。(圖:Candice Goh)

在冠病疫情期間,鑒於落實社區限制措施,團購因此獲得了青睞。CNA在Instagram搜索發現約50個團購帳號,還有更多組織者通過Telegram和WhatsApp發起團購。 

去年,政府宣布成立群策群力行動聯盟(AfA)來促進社區鄰里的團購,由建屋發展局(HDB)和人民協會共同領導。 

Candice Goh對此感到失望,她說,儘管政府正在努力幫助小企業,但住宅不應該被用作「倉庫、分銷區或小型超市」。 

群策群力行動聯盟文告指出,團購的好處包括,鼓勵居民之間的互動和支持小企業,同時解決因團購而引起不必要的困擾,如:占用裝卸貨區、頻繁使用電梯運輸貨物、在走廊上放置雜物等,這些都構成了火災風險。 

陌生人走來走去堪稱「騷擾」 

根據Candice Goh的經驗,光是高人流量就足以讓人頭痛了。 

「是人們進出的困擾...你不知道他們是誰。然後人們就一直走過你的房子,有時甚至敲錯門。人們待在電梯旁邊的走道上......也許他們已經習慣了。但對我們來說絕對不是,這真的是一種騷擾。」 

CNA記者查看閉路電視畫面時,聽到顧客站在她的窗戶下與她的鄰居交談的聲音,也看到他們沿著走廊從紙箱中取出購買的物品。 

雖然大多數視頻都在一分鐘以內,但有些交易持續了一分鐘以上,其中一個視頻在顧客挑選物品時持續了近三分鐘。 

Candice Goh表示,一些人在屋外打電話,以及購買商品時遇到問題時敲她鄰居的門,都打擾到了她。 

一些顧客領貨的時間很晚,這也影響了她的睡眠,因為從她的臥室就能聽到噪音。 

她回憶說,有一次團購跟桃子有關,當天早些時候來的顧客選擇了最好的桃子,把不太好的桃子留給了晚來的顧客。其中一名晚間才來的女子開始在房外「大聲尖叫」,但鄰居並沒有出來處理。 

大量人流也導致其他問題,比如垃圾堆積、駕駛個人代步工具的顧客差點撞到年長鄰居、她家門口花盆用的磚塊也被偷。 

冀當局監管團購  後來積怨越積越深,就在今年3月,鄰居丈夫和Candice Goh男友吵了起來,之後男友報了警。 

她希望當局考慮對團購展開監管。「也許可以向他們收取費用,在樓下經營一個櫃檯。所以...送貨的人在樓下,他們的顧客在樓下,他們不會上樓來。」 

目前,Candice Goh的困境有所緩解,但這是否得以持續,目前還不確定。 

今年初,她向建屋局和市鎮理事會投訴此事。雖然花了一些時間,但她的鄰居最終收到了幾封警告信,並被要求參加當局的會議。 

在市鎮理事會的建議下,她在住家外安裝了閉路電視,為到鄰居家的人流量提供證據。 

當她在4月下旬接受CNA採訪時,過去兩個星期的送貨次數已經減少到每天一次,鄰居會把物品帶到樓下讓顧客取走。 

最近,她說團購已經完全停止了,因為這位鄰居似乎已經離開了我國。 

 其他團購負責人:沒接到類似投訴  雖然Candice Goh苦不堪言,但其他受訪的團購負責人表示,他們並沒有收到鄰居的類似投訴。 

其中一個團購組織Sengkang Group Buy在盛港一帶有兩個物品集散處,在Instagram上擁有9000多名追隨者。 

當被問及如何儘量減少對鄰居的干擾時,聯合創始人Cheryl Guo說:「我們需要確保收到供應商的物品時,所有的訂單都是正確的。他們也必須按時送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在Telegram上有6400多名成員的Groupbuyssg,由於在疫情期間完全把模式轉為全島送貨,所以不再設有物品集散處。 

但聯合創始人Winson Lee說,他聽到了客戶對其他團購的抱怨,比如食品安全問題,因為冷凍食品被放置在負責人住宅單位外。 

在Groupbuyssg還設有物品集散處時,Winson Lee表示,他們特彆強調負責人應與鄰居建立良好的關係。 

「事實上,很多負責人的鄰居也是團購者。而且他們慶幸就住在負責人住家附近,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取貨,也不需要支付送貨費。」 

住在女皇鎮的Jolene Lim從事團購生意已有兩年多,通常每周一次,現在大多數人已經回到辦公室,規模「小了很多」。 

她說,鄰居們出於好奇向她詢問團購的情況,但從未抱怨過。 

她通常要求顧客提前說明他們的取貨時間,並會把購買的東西準備好。「提前準備好,這樣他們就可以直接拿著走,而不是等待。」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新冠病例激增17%,創年度新高!一大波人再現:刀片嗓
  • 震驚!新加坡16歲少年豪擲千元享受"特殊服務",父母臥底揭發按摩店黑幕!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三名拉丁美洲籍男子飛新加坡,闖豪宅盜走大量現金和珠寶!27小時內遭警方逮捕!
  • 獅城兩中國男涉自導綁架  被控欺詐及企圖犯罪
  • 新加坡合影門後續:有圖就實錘?律師函警告,何晶出手闢謠
  • 新加坡一周14000例!新冠病例創2025年新高,兒童占比最高
  • 兩人的一滴滴鮮血,都……
  • 濱海灣的這把巨型椅子超出片,目測是下個網紅打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