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省钱、省心也省事,岂料一些团购负责人却占用公共空间摆放和收取物品,楼内人来人往嘈杂不堪,给邻居带来不便。
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报道,50多岁的Candice Goh在2019年搬到义顺时就发现邻居在做团购生意,她当时并没有因此感到困扰,也没有怨言,因为她不想影响邻居的生计。
可是,今年初,团购越来越频繁,每天交货次数增加到三至四次,一周天数增加到四至五天,这给她带来困扰。
她家门外的闭路电视摄像头有一天甚至拍下了约40人来到走廊尽头的邻居家,交货或领取团购的物品。
而邻居将物品放在走廊两旁的纸箱里,这包括Candice Goh的窗户下方。这些物品并未事先分类,买家翻箱倒柜的声音常常从早上持续到半夜,她在住家内全都听得一清二楚。
走廊变成“仓库、分销区或小型超市” 她说:“这应该是一个安静的地方,但现在每天都有人走过来走过去。我真的有那么一瞬间以为自己是住在超市旁边。”
据她观察,邻居曾组织过蔬菜、鸡蛋和榴梿等生鲜的团购活动,还有衣服和练习册。在农历新年期间,一车车的年柑被运到了这里。
走廊都放满了团购的物品。(图:Candice Goh)
在冠病疫情期间,鉴于落实社区限制措施,团购因此获得了青睐。CNA在Instagram搜索发现约50个团购账号,还有更多组织者通过Telegram和WhatsApp发起团购。
去年,政府宣布成立群策群力行动联盟(AfA)来促进社区邻里的团购,由建屋发展局(HDB)和人民协会共同领导。
Candice Goh对此感到失望,她说,尽管政府正在努力帮助小企业,但住宅不应该被用作“仓库、分销区或小型超市”。
群策群力行动联盟文告指出,团购的好处包括,鼓励居民之间的互动和支持小企业,同时解决因团购而引起不必要的困扰,如:占用装卸货区、频繁使用电梯运输货物、在走廊上放置杂物等,这些都构成了火灾风险。
陌生人走来走去堪称“骚扰”
根据Candice Goh的经验,光是高人流量就足以让人头痛了。
“是人们进出的困扰...你不知道他们是谁。然后人们就一直走过你的房子,有时甚至敲错门。人们待在电梯旁边的走道上......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但对我们来说绝对不是,这真的是一种骚扰。”
CNA记者查看闭路电视画面时,听到顾客站在她的窗户下与她的邻居交谈的声音,也看到他们沿着走廊从纸箱中取出购买的物品。
虽然大多数视频都在一分钟以内,但有些交易持续了一分钟以上,其中一个视频在顾客挑选物品时持续了近三分钟。
Candice Goh表示,一些人在屋外打电话,以及购买商品时遇到问题时敲她邻居的门,都打扰到了她。
一些顾客领货的时间很晚,这也影响了她的睡眠,因为从她的卧室就能听到噪音。
她回忆说,有一次团购跟桃子有关,当天早些时候来的顾客选择了最好的桃子,把不太好的桃子留给了晚来的顾客。其中一名晚间才来的女子开始在房外“大声尖叫”,但邻居并没有出来处理。
大量人流也导致其他问题,比如垃圾堆积、驾驶个人代步工具的顾客差点撞到年长邻居、她家门口花盆用的砖块也被偷。
冀当局监管团购 后来积怨越积越深,就在今年3月,邻居丈夫和Candice Goh男友吵了起来,之后男友报了警。
她希望当局考虑对团购展开监管。“也许可以向他们收取费用,在楼下经营一个柜台。所以...送货的人在楼下,他们的顾客在楼下,他们不会上楼来。”
目前,Candice Goh的困境有所缓解,但这是否得以持续,目前还不确定。
今年初,她向建屋局和市镇理事会投诉此事。虽然花了一些时间,但她的邻居最终收到了几封警告信,并被要求参加当局的会议。
在市镇理事会的建议下,她在住家外安装了闭路电视,为到邻居家的人流量提供证据。
当她在4月下旬接受CNA采访时,过去两个星期的送货次数已经减少到每天一次,邻居会把物品带到楼下让顾客取走。
最近,她说团购已经完全停止了,因为这位邻居似乎已经离开了我国。
其他团购负责人:没接到类似投诉 虽然Candice Goh苦不堪言,但其他受访的团购负责人表示,他们并没有收到邻居的类似投诉。
其中一个团购组织Sengkang Group Buy在盛港一带有两个物品集散处,在Instagram上拥有9000多名追随者。
当被问及如何尽量减少对邻居的干扰时,联合创始人Cheryl Guo说:“我们需要确保收到供应商的物品时,所有的订单都是正确的。他们也必须按时送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