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特斯拉,比亚迪在新加坡最畅销
比亚迪在新加坡开餐厅看上去噱头十足,但其本身在新加坡也非常有市场。据报道,比亚迪今年在新加坡进展顺利,在今年前五个月超越特斯拉,成为新加坡乘用电动汽车最畅销品牌。
根据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的最新统计,今年新加坡前 5个月注册的纯电动车数量为1,462辆,其中比亚迪注册了303辆纯电动汽车位居榜首,其次是特斯拉(283辆)和宝马(249辆)。
就注册量而言,比亚迪去年在新加坡的涨势就已经表现凶猛。2022年全年,比亚迪注册量为786辆,占当年交付的所有电动汽车的21.6%,且仅比当时占据第一的特斯拉少89辆。而比亚迪2021年在新加坡的市场份额仅为5.1%,成为涨幅最大的汽车品牌。
在新加坡等市场,比亚迪主要以电动大巴车、云轨交通商用车积累口碑及商业伙伴,后引入车型对私销售。据称,比亚迪在新加坡约20%的销量来自私人租赁运营商。比亚迪新加坡官网也显示称,“在新加坡,比亚迪是推动计程车、私人租车、公交服务、环卫车运营、叉车、商用货车等领域采用电动车辆的先驱者。”
例如,截至2022年,比亚迪已向新加坡电动汽车公司 (SEV) 出售500辆New e6,用于其私人出租汽车业务;20辆K9电动公交车全面投入运营;其T3货车是2021年和2022年(截至8月)市场上最畅销的轻型商用货车等。
比亚迪表示,这些仅仅是一个开始,将继续向新加坡推出更多产品和服务。据称,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中保持销量优势,比亚迪将准备在新加坡投放更多的车型,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在当地推出小型车海豚(dolphin)和海豹(Seal)两款车型。
新加坡新能源市场在改变,但限制也不少
比亚迪在新加坡可谓算得上是单价高、销量高。那么,新加坡也是一个值得掘金的新能源市场吗?
在新能源的大趋势下,新加坡车主Nathaniel表示未来也会考虑换电车。“有报道称新加坡政府将在2030年全面禁止新的汽油车销售,民众将来也必须开电车。如果有合适的电车型号,我也会考虑换电车,提早适应一下。毕竟,电车的性能,如加速性能,会普遍比汽油车优胜。”
2021年,新加坡政府开始致力于推广电动汽车,不断推出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支持、购车补助等扶持政策来持续推进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新加坡是东南亚首个明确在2040年彻底淘汰燃油车的国家,也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柱布局数量最多的国家。另外,新加坡还承诺在2030年增设6万个充电点。
政府层面的推动下,新加坡新能源市场逐渐活跃,并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一方面,更多国际车企将新能源车型带入市场,甚至在当地设立研发基地寻求技术发展。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在新加坡市场上也逐渐受消费者欢迎,电动车数量和购买意愿均有显著提升。
其中,比亚迪和特斯拉在新加坡更受消费者的欢迎。Nathaniel换电车也会优先考虑比亚迪或者特斯拉。“因为电车是比较新的技术,会优先考虑电车的安全性,比亚迪是发展电车电池的先驱者,心里上会比较放心。” 另外,Nathaniel身边大部分朋友表示在下一次换车时会选择中国的电车。“日韩的经济型车在新加坡也要卖十几万新币。相比之下,中国电车的价格其实还可以。” Nathaniel补充说道。
在一些列政策的推动下,新加坡电动车数量由2020年底1397辆,增至2021年底3713辆,增幅达165%。其中,纯电车销量增长最大,2021年销量较2020年同比增长超4倍。而且,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共售出6,493辆汽车,810辆是纯电动汽车,51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的销售占据了显著比例,达到12.5%。有预测还指出,新加坡电动车加速取代内燃机汽车的转折点将在2025年出现。
尽管电动汽车在新加坡市场上前景颇为乐观,但不少消费者对电动车仍有诸多顾虑,例如充电点较少、充电时间较长等。此外,电池续航里程、电池安全以及电车用车成本等也是消费者所主要考虑的因素。Nathaniel也指出新加坡的电车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感觉新加坡在发表白皮书后,并没有积极改善电车相关设施,在充电站方面并没有做到大幅度覆蓋。”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加坡购车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成本很高。在新加坡购买一辆车,需要支付净车价格、拥车证费、额外注册费(ARF)等各种税费。其中,拥车证(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简称COE),是新加坡政府透过车辆牌照配额许可证的发行,授予成功中标的持有人进行登记,拥有与使用新加坡道路为期10年的合法权利。据悉,新加坡拥车证在今年4月又创新高,中小汽车(CAT A)拥车证费超10万新币(约合人民币53万元)。
新加坡新能源市场的未来,仍需进一步观察。
(文章原载于微信公众号 7点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