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很多中产家庭都躁动了起来,从年初起就有不少北京中产家庭已经出动了!有的趁假期带娃奔赴海南享受阳光沙滩;有的带娃前往云南逛大理古城、看花海;还有的一家人奔赴新加坡考察留学,甚至有中产举家搬到新加坡,打算在“花园城市”开启宜居生活。
让这些鸡娃家庭放弃千万学区房,带娃奔赴新加坡,新加坡究竟有何魔力?
其实,一年前开始,就有不少从鸡娃战线上“倒下”的北京中产家庭,举家搬到了新加坡,让孩子在新加坡读书。留学没去欧美,却跑到了新加坡?新加坡的低龄留学怎么在北京中产家长圈火了?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柳女士和女儿芯芯的留学备考故事~
卷进海淀牛小
孩子却再也快乐不起来
我是大家口中的“海淀妈妈”,我的女儿芯芯好不容易挤进了海淀一所万人争抢的公立小学。按理说,进入了这所好学校,我也能稍微喘口气了。
然而,牛小真的太卷了!当时还没双减,芯芯的课业压力很大,每天写作业就占据了很长时间。每次考试前,我还要到处物色培训班。没办法,“不进则退”的事实摆在那儿,别人家孩子都在学,你家孩子不学能行吗?
其实,我在鸡娃圈属于比较佛系的家长,就想着孩子能快乐地成长,能跟上学习进度就行。无奈身处教育内卷的大环境,我也早将孩子的教育赛道看透了......
自从把女儿“鸡”进了牛小,活泼可爱的芯芯就经常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我的心里干着急。一次聚会,我听朋友说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了新加坡留学,自此之后,我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跟老公商量过后,我们决定放手一搏,让女儿也试试新加坡这条路线。
卖掉学区房
转战新加坡
没来之前,我们对新加坡印象是很小,来了之后发现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很完善,建筑很有特色、街道干净,雨棚等人性化的设施也随处可见。总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新加坡的物价和北京也差不多,作为华人社会,生活习惯、思维模式与国内相近,中国留学生可以很快适应融入。
当初毅然决然来到新加坡,最让我心动的是硬核的高水平教育,让双减后的海淀黄庄都黯然失色。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丰富,既有公立教育体系,也有国际教育体系等,不同教育体系下又有着丰富的学校和清晰多元的升学路径可选。
芯芯在国内时,虽身处不错的公立学校,但成绩却不如意,即使比别人学的时间长,还是落后于人,偏科也比较严重,几乎没有什么特长,在一众学霸、多才多艺的同学中显得平平无奇。
当初为了孩子读书,我们几乎倾尽所有买下一套海淀黄庄的学区房,来新加坡前,房子已价值千万。但这个优势也在双减之后一下就没了。
出国留学不得不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思虑再三后,我和老公决定:卖掉那套学区房!
私立学校+AEIS备考
终于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模式
结合孩子的情况和以后的发展,我们给孩子选了新加坡三育中小学,同步备考新加坡政府学校AEIS考试。这样一来,既不耽误学业、又拥有英语环境的浸泡,孩子也可以慢慢的拥有自己的社交圈。
一开始,我很担心孩子在这里依然面临在国内时的学习困境,但后来发现自己多虑了。
在三育,芯芯渐渐学会了合理分配个人时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中国读书时,芯芯每天被淹没在题海中。来到新加坡以后,看到学校有那么多不同国家的学生,芯芯慢慢也变得爱交朋友,往日的活泼和自信又回来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