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俯瞰应该是一个“三”字形,三条横分别代表数次扩建。主楼最老的部分,也就正面看包含圆穹顶的一横,始建于1850年,于1887年完工,第二横是1907年扩建的副楼,1926年完工。
当时一楼是图书馆,二楼是博物院,称为“莱佛士图书馆及博物院” (Raffles Library and Museum),以自然科学与东南亚民俗考古为主。
2003年国家博物馆再次扩建,“三”字形的最后一横,是16米高、24米宽的玻璃中庭,对古典圆穹大厅进行了现代演绎。
因此从正面看,博物馆是一幢古典建筑,而从福康宁公园的后面看,是一幢把古典建筑包在其中的玻璃房。
从正门往右走,三角形山墙是特色
从正门往左,古树Heritage Indian Rubber Tree
再往左是去福康宁公园的步道
进门的穹顶大厅
博物馆一共四楼,常设展馆在一楼和二楼(主要是我后来也没来得及去四楼和地下一楼)
穿过走廊来到透明玻璃做成的新楼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