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螞蟻首次看到一場國會動議在辯論了三個半小時後,當副議長要求議員表決是贊成還是反對時,現場異口同聲鏗鏘有力地高喊:
我反對!
提議廢止集選區制度的四大理由
新加坡為何設立集選區制度?
集選區一般由多個選區合併組成,但集選區的界限並不固定,其範圍可能變大變小,也可能被拆分為單選區。坊間就有人調侃說:某些組屋居民在未搬家的情況下,突然就換了選區。
每屆全國大選前,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都會檢討每個選區因人口遷移和住宅發展所導致的選民人數變化,然後就集選區和單選區的數目和範圍提出建議。
在2020年大選中,新加坡被劃分為17個集選區(11個五人集選區、6個四人集選區)和14個單選區。
陳振聲:集選區制度最能確保國會有足夠少數種族代表
「我們絕不能盲目仿效其他國家的制度,尤其是當他們的制度也沒有帶來更好的結果,我們更不應該依樣畫葫蘆。」
「我們的制度並非完美無缺,但至少我們可以堅定地說,新加坡的制度大致上為國家和人民帶來理想的成果,那就是:我國的社會和諧、穩定,有良好的政治經營,造福世世代代的新加坡人。我們大致上建立了一個具有凝聚力的社會,和一個不分種族的國會。」
多學一個詞彙:Gerrymandering
畢丹星補充說,這些年來,所有行動黨對壘工人黨時出現激烈競爭的選區全消失了,併入集選區,他們自然心存疑慮。
「直到我們能得到行動黨的一些保證之前,你們能否停止用集選區來這麼做?」
對此,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指出,全球很多國家都會重新劃分選區,在新加坡,選區劃分是由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獨立進行。
反對黨的議席能增至目前的10個,多少也歸功於集選區的劃分。
(編按:工人黨在2011年大選贏下阿裕尼集選區,讓國會議席增加五個,2020年大選贏下盛港集選區,又一舉添加四個議席。)
畢丹星藉機要求,來屆大選若出現集選區重新劃分的情況,希望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能公布詳細的依據,別像2020年大選那般三言兩語帶過。
前進黨:不如趁總統選舉展開全民公投 潘群勤在總結動議的發言中出其不意指出,雖然政府說集選區不舉行補選,是因為區內居民並不反對由其他議員分擔離去議員的工作量。但政府始終沒有正式問過新加坡選民,究竟傾向於單選區還是集選區制度?
她建議,不如借來臨的總統選舉,舉行一次全民公投,讓選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願。
對此,陳振聲回應說:
「請別試圖提議用來臨總統大選為集選區制度展開全民公投來模糊焦點!我們的民主制度不是這樣操作的。要讓大家了解民選總統角色,讓大家取得共識已頗具挑戰。民選總統不是來監督政府,也不是反對黨。民選總統是我國儲備金的監護人、是我們的一國之首。總統選舉不是用來為集選區制度進行公投的時機。」
「這個國會殿堂是用於治理國家,不是用來進行各種試驗,更不是用來依樣畫葫蘆。行差踏錯一步,新加坡就會失去我們辛苦建立的一切,更不可能有機會回到國家信約中提到的那個不分種族、言語、 宗教,團結一致的社會。這不是一場賭博,不是一場試驗,是非常嚴肅的工作。」